朱允熥無奈道:“這也是沒辦法中的辦法,有些改革,一定需要我付出點什麼。”
改革不流血,已經算是好了。
朱允熥這種自上而下的改革,有著絕對的控製權力。
才能夠避免,流血這種情況。
看到朱允熥信心十足,對一切都做好準備,姚廣孝沒太多擔心的,提出告辭離開。
朱允熥再也不管其他,隻是安然地等待,這件事爆發出來。
隻要爆發,效果就有了。
那麼他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
但過了沒多久,任亨泰拿著報紙,又進來了。
“請問殿下,怎麼方孝孺的文章,今天還能刊登呢?”
他這是來質問的。
昨天他來舉報,方孝孺有問題了,但朱允熥不僅不把方孝孺撤下去,今天的文章還能見報,似乎不太正常。
朱允熥隻好解釋道:“大明日報內部,已經開啟了自查程序,但自查沒有那麼快完成,在確定真的有問題之前,還是正常刊登。”
任亨泰遲疑著,微微點頭。
這個理由,沒有任何問題,也挑不出錯誤。
朱允熥繼續說道:“一旦發現問題,該怎麼樣,就怎麼樣。”
任亨泰道:“是臣心急了些。”
他確實挺心急的,不希望方孝孺的事情,一直發酵下去。
免得更多讀書人,被方孝孺改變了觀念。
任亨泰很快,退下去了,朱允熥繼續傳其他官員進來,處理政事。
——
早上,城外一個茶館內。
“荒謬,簡直荒謬。”
一個秀才拿著一份報紙,看著方孝孺刊登在上麵的文章,一邊喝茶,一邊批判道:“這文章,簡直就是亂寫,方先生是儒林大儒,他不應該如此啊!我寫過數不清的信,送去給方先生,他沒理由看不到的。”
這個秀才,也是大明日報的忠實讀者。
更是方孝儒的粉絲。
剛開始,能在報紙上看到方孝儒的文章,他興奮不已。
能學習到方孝儒這樣大儒的知識,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如今大明日報給他這個機會,他每一期報紙都買來看。
可是看著方孝儒每一期的內容,看多了他終於感到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怎麼和他們讀書人群體的利益,截然相反了?
越看越不對勁,於是他給方孝儒寫了好多書信。
其實反對的書信,方孝儒都看過了,但也僅限於看過,看完就算了。
畢竟是反對的,沒有任何回複的道理。
正如方孝儒說的那樣,其實應該知道的人,早就知道了,他的文章,早就開始在讀書人的圈子裡傳遍了。
任亨泰不是第一個,當然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這個秀才,看到文章正常刊登,他很是不爽。
那位儒林大家,越來越離經叛道。
隻要不符合他們讀書人的整體利益,在他們看來,就是離經叛道。
這是不應該,絕對不允許發生的事情。
身邊有幾個普通的百姓,聽了這話,笑著說道:“梁秀才,你又罵罵咧咧的,到底在罵什麼啊?”
這個梁秀才,經常在這裡喝茶,和大家是認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