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有功名,很厲害啊?在以前,你們不也和我們差不多,都是農民?”
“沒錯,真不知道,他有什麼好得意的!”
“你辛苦讀書,我們辛苦種地,大家都是人,我們為什麼,就不能一樣的交稅?”
……
那些普通的百姓,紛紛懟這個梁秀才。
他們肯定覺得,方先生的文章沒錯。
完全沒毛病。
這是向著他們,所寫的文章。
既然都是大明的百姓,要麼一起交稅,要麼一起不交,這才是天下為公。
他們不認識字,但也覺得這是個道理。
還是第一次覺得,被梁秀才罵了三個多月的方先生,是個大大的好人。
“你們……你們……不可理喻!”
梁秀才瞬間被那麼多人懟了,被氣得要跳起來,生氣道:“我們有功名在身的人,和你們怎能一樣?你們連字都不認識。”
又有百姓說道:“你會種地嗎?你認識字很了不起啊?連地都不會種,沒有我們,你早就餓死了,你厲害,吃你那些字去吧!”
“你……”
梁秀才暴跳如雷。
他在這裡看報紙,看了那麼久,還是第一次被他們一起懟的。
“跟你們一群野蠻人,無話可說。”
梁秀才一個人,肯定懟不贏他們那麼多人,氣急敗壞之下,收起報紙轉身回去。
但他的臉色,還是鐵青的。
被氣得,沒辦法形容。
看到梁秀才被氣走了,剛才那些百姓,稍微有點慚愧,畢竟梁秀才平時沒少在這裡念報紙。
不過梁秀才也觸碰到了,他們普通百姓的利益問題。
他們本能地認同,那位方先生寫的文章。
寫得真的很好,整個大明,就應該如此一起收稅,而不是收一部分,不收一部分。
這是不公平。
天下為公。
他們記住這個詞了。
剛才在這裡,和梁秀才互懟的事情,很快要傳出去。
知道的人,越來越多。
很多普通百姓,逐漸知道現在有一位方先生,好像在為他們說話,為他們爭取天下為公,讓那些權貴也要和普通人一樣,正常的交稅等等。
茶館的一角,還坐著一個老人,一個三十來歲的男人。
以及兩個像是護衛的人,站在他們身後。
老人說道:“你小子,怎麼看?”
“陛……老爺!”
那個三十來歲的男人,正是當朝曹國公李景隆,躬身道:“這些應該都是殿下做出來的東西,臣比較愚鈍,什麼都看不懂,不知道如何評價。”
在他的心裡,肯定是反對的。
畢竟他們李家,也是權貴,屬於那種,不需要交稅的群體。
對於方孝孺為什麼會在大明日報寫文章,李景隆還是能猜到一些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