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無奈道,“李將軍,我還是那句話,結拜之事不可兒戲。”
“如果你真的看得起我秦川,咱們可交個朋友。”
“日後你若遇上什麼難處,也可以找我幫忙,我定義不容辭。”
“但是,如果你再非要執著於結拜兄弟,那我便不敢與你稱朋道友了。”
說罷,秦川也沒了喝酒的興致,留下一兩銀子放在桌上,起身離開。
“秦兄,等等!”
李旭東滿臉焦急,忙不迭追了出去。
秦川卻已經乘上車駕,頭也不回揚長而去。
看著秦川遠去的背影,李旭東眼中的失望之色漸漸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濃濃的執著,暗暗攥緊拳頭。
“秦川,你給我等著!”
“早晚有一日,我一定要讓你認可我,心甘情願和我結拜!”
回府的路上,秦川回想著剛剛的對話,不由一陣啼笑皆非。
他能看出來,李旭東是個真性情之人。
求著和自己結拜,沒有任何陰謀和算計,單純隻是因為一腔熱血,以及對自己父親的崇拜。
秦川之所以沒有答應,一來是因為在他心目中,結拜之事確實非同小可。
隻要跪在地上磕了頭,上了香,那便勝似親兄弟一般,必須同生共死,榮辱與共。
二來,則是為自己考慮。
文臣和武將走得太近,曆朝曆代都是君王大忌。
自己剛剛入朝不久,還沒有在朝廷站穩腳跟,就急著和陛下的義子結拜成兄弟。
楊文忠和他的黨羽知道這件事後,必定會借此事大做文章,在陛下麵前攻訐自己。
而以李玉堂生性多疑的性格,也很有可能會因為此事而猜忌自己。
畢竟,秦家在大乾的影響力實在太大。
幾乎所有年輕一輩的武將,都將父親秦擎蒼視作楷模。
有了一個李旭東和自己結拜,開了這個先河。
往後就會有更多的將領,爭先恐後地結交自己。
等到那個時候,自己作為一介文臣,卻得到天下武將的擁簇和愛戴,便徹底不可收拾了。
除非那些庸弱無能之君,否則絕不可能容許一個文臣,擁有這樣的影響力。
秦川很清楚,李玉堂提拔自己,是看中自己的能力,希望借自己為刀,與現如今權勢滔天的楊黨抗衡。
在與楊文忠分庭抗禮的同時,他身邊也會漸漸有官員追隨,形成自己的親枝近派。
如果有朝一日,自己壓過楊文忠,甚至取代了楊文忠的位置。
到時候,自己左手是滿朝文臣的擁戴,一手是天下武將的支持。
便會成為比現在的楊黨,恐怖千百倍的的派係。
甚至直接威脅到,李家皇室的統治。
“身為人臣,能力和忠誠自然是必要的。”
秦川喃喃自語道:“但比這些更重要的,還是一定要懂分寸,知進退。”
“如果因為深受聖寵便得意忘形,隻會引火上身。”
“唯有進退有度,恪守分寸,才能長青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