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書房內議論聲不休,
然大多聲音皆是認為應該議和,以避免更大的損失。
經過長時間的商議,最終趙桓做出了決定——同意遣使前往金軍議和。
這個決定實際上意味著宋朝再次準備割地賠款,以換取暫時的和平。
不僅如此,趙桓還同意了吳敏的建議,秘密下旨給大名府的趙野,讓他將之前的義軍首領擒拿,並交由北上議和的官員。
在所有宋朝官員的眼中,邵俊一行不過是被趙野招安的一群烏合之眾,他們對這些人並沒有太多的重視。
與此同時,趙桓心中還有另一個擔憂。
他害怕金軍會像上一次一樣不同意議和,輕易地兵臨汴梁城下,直接威脅到自己的安全。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他下令北方各地的守軍必須死守各自的城池,絕對不能讓金軍輕易南下。
就在此時此刻,
黃河以北的廣袤地區,金軍從保州南下,短短數日之間便連續攻破宋軍防線的驚人消息,
如同燎原之火一般迅速傳遍各地。
這一消息猶如一道黑色的陰雲,沉甸甸地壓在每一位將領的心頭,一股令人窒息的肅殺氛圍正在逐漸凝聚。
磁縣,宗澤的大營所在之地,
營帳內,一位須發皆白的老將宗澤正端坐在案前。
他的手中翻閱著從前方源源不斷送回的一手軍情,詳細記錄著金軍的最新動向。
宗澤聚精會神地閱讀著這些情報,然後將金軍的行動路徑仔細地標注在身前的輿圖之上。
輿圖上,
代表金軍的紅色箭頭如同一股凶猛的洪流一路南下。
宗澤凝視著這些箭頭,眉頭緊緊皺起,滿臉愁容。
站在宗澤身旁的宗欣,看到自己叔父如此憂慮的神情,心中焦急萬分,忍不住開口問道:
“叔父!情況如何?”
宗澤抬起頭看著自己的得力臂膀,緩緩說道:
“敵軍已經抵達真定府,而真定府的守軍不過五千人而已,如何能夠抵擋得住如此強敵?恐怕……”
他的話語在喉嚨裡哽住,似乎不忍說出結局。
宗澤緊緊握住拳頭,心中雖然對金軍再次南下攻宋早有預料,
但他萬萬沒有想到,金軍竟然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平定國內的動亂,並且毫不猶豫地在第一時間舉兵南侵!
實際上,導致金軍如此迅速南下的真正原因,正是大宋朝廷之前懦弱無能的表現。
就在年初,
金軍輕而易舉地在宋國榨取了一筆令人難以置信的巨額財富,
這讓金人深刻地認識到,大宋簡直就是一隻肥得流油的待宰羔羊!
如今,金國正處於百廢待興的階段,
攻占同樣疲憊不堪的遼國並沒有給他們帶來太多實質性的恢複,反而增添了一個爛攤子。
因此,金國急需從大宋這隻肥羊身上汲取足夠的養分,以反哺自身。
“叔父不必過於憂慮。”
宗欣見狀,連忙出言寬慰道,
“小種經略相公的駐地距離真定府不過百裡之遙,
相信其在得知消息後,必定會率軍前去解救真定之危!”
宗欣口中所說的小種經略相公,正是老種經略相公種師道的弟弟——種師中。
在種師道不幸離世後,種師中順理成章地接管了種家軍,
並被朝廷任命為河北路製置使,負責鎮守真定府西南方向的石邑。
“但願如此吧!”
宗澤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絲無奈和憂慮。
他深知目前的形勢嚴峻,真定府正麵臨著金軍的猛烈攻擊,情況十分危急。
但宗澤所部距離真定府有五六百裡之遙,根本是鞭長莫及。
“傳令下去,讓各將領領兵死守各自陣地,沒有命令不得擅自離開,違令者軍法從事!”
宗澤果斷地下達命令,他的聲音鏗鏘,顯示出他的決心和威嚴。
“將派出去的探馬增加一倍,時刻留意金軍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