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心情沉重,知道對方此去九死一生。
但他知道,這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過了一會兒,完顏宗翰回過神來,他的聲音冷冰冰地響起:
“大軍三更集合,五更自北門與東門撤離,都下去準備吧!”
一眾將領紛紛領命,雖然心中對金國朝廷此時下達命令北歸的原因並不清楚,但他們也能猜到一些端倪。
然而,他們並沒有多問,而是迅速去執行命令,準備撤離這座城市。
在夜色的掩護下,金軍之中不少漢人將領私下走動頻繁,更有黑衣人潛入這些將領府中秘密交談。
邵俊對於保州城中的情況可謂是了如指掌,這不僅得益於他事先派遣潛入城中的錦衣衛不斷傳回的情報,
更有高空之中時刻監視著城內動靜的“偵察機”。
然而,麵對如此詳儘的情報,邵俊卻並未采取行動進行阻攔。
原因主要有兩點:
其一,此時金軍的主力尚存,且仍具備相當的戰鬥力。
此外,金軍大多為騎兵,若他們執意撤退,邵俊所率領的大軍恐怕難以追上。
其二,大名府傳來消息,朝廷已經得知大名府出現了黃巾軍,並正在大肆發展黃巾教眾。
對於普通百姓而言,他們或許對黃巾並無太多概念,但對於統治階級來說,黃巾軍無疑是洪水猛獸。
要知道,即便是強大如延續四百年的大漢王朝,也最終被黃巾軍一舉摧毀了根基。
更何況,席卷江南各地的方臘起義才剛剛過去沒幾年,大宋朝廷對於宗教的反感程度更是可想而知!
邵俊有理由相信,即使現在金軍大舉伐宋,
趙宋朝廷也會優先滅掉黃巾賊!
在當權者的眼中,朝廷與金國之間不過是一場權力的博弈,
無論最終達成怎樣的條件,他們都能夠繼續穩坐高位,將百姓踩在腳下。
然而,當麵對朝廷與反賊的關係時,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對於這些當權者來說,反賊就是他們的生死大敵,絕對不能容忍其存在。
朝堂上那些一向主張以和為貴的主和派官員,在麵對黃巾軍時,仿佛完全變了一個人。
他們不再像對待金人那樣一味地求和,而是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強硬態度,絲毫沒有商量的餘地。
朝廷下達的命令非常明確——必須將黃巾軍徹底剿滅!
趙桓毫不猶豫地命令各地駐軍要不惜一切代價消滅黃巾軍,
哪怕隻是與黃巾軍稍有牽連的人,也絕不放過,一律打入大牢治罪。
不僅如此,他還特彆命令宗澤派遣一支大軍,隨時準備應對可能發生的叛亂。
邵俊在得知這個消息後,深知形勢嚴峻,他不得不孤身一人南下。
雖然黃巾軍此時已經初步形成一定戰力,但畢竟人數有限,絕對不是朝廷大軍的對手。
與此同時,邵俊心中暗自盤算,是時候除掉趙家這兩個禍害了,本來還想讓他們多活一段時間!
可是對方顯然是在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