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靖康之恥29_盤點曆史遺憾,不,我要改變曆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11章 靖康之恥29(2 / 2)

趙桓見到一眾重臣已經到齊,也不廢話,直接將信件交給眾臣傳閱。

眾臣們接過信件,仔細查看起來。

然而,當他們看完之後,反應卻不儘相同。

張邦昌率先開口言道:

“陛下,趙野麾下有五萬大軍,且皆是精銳,無論是實力還是數量,都遠遠勝過黃巾賊。

依老臣之見,趙野完全有能力獨自吃下這股黃巾餘孽,

京師禁軍肩負著守衛京師的重任,實在不可輕易調動!

還請陛下三思!”

他的話語一出,朝堂上頓時議論紛紛。

有人讚同張邦昌的觀點,認為趙野的兵力足夠強大,無需動用京師禁軍;

也有人持不同意見,覺得黃巾賊勢力不可小覷,若能兩麵夾擊,必能一舉殲滅。

“趙大人雖然能在與黃巾的戰鬥中取得大勝,但如果讓賊首逃脫,恐怕就會像那附骨之蛆一樣,始終給我們帶來無儘的麻煩。”

何粟的話語中透露出對局勢的深刻擔憂,他的目光緊緊地落在趙桓身上,似乎在強調問題的嚴重性。

“老臣完全讚同趙野的提議,朝廷應該果斷出兵,一舉剿滅黃巾。

這樣不僅可以將這些賊寇全部誅滅,還能彰顯我大宋的軍威。”

何粟的言辭激昂,義正辭嚴,他的話語又引起了一陣騷動。

原本因為張邦昌的言論而有所動搖的趙桓,此刻再次被何粟的堅定態度所影響,

心中的出兵念頭愈發強烈起來。

趙桓剛剛登基為帝,根基尚未穩固,而太上皇在宮中對他的皇位虎視眈眈。

尤其是當他聯想到北方的戰事很可能與太上皇存在某種關聯時,趙桓變得越發急迫需要一場能夠立威的勝仗。

在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和相互的妥協之後,最終趙桓下定決心,下達了發兵的命令。

他決定派遣三萬大軍,由龍神衛指揮使劉延慶率領,與趙野裡應外合,趁著夜色對黃巾大營發動突襲!

劉延慶出生於將門世家,其家族世代為將。

他自幼習武,精通各種兵器,在西北邊疆的戰場上屢立戰功,逐漸嶄露頭角。

憑借著其家族背景,劉延慶最終升任龍神衛都指揮使,成為宋朝軍隊中的高級將領。

然而,劉延慶雖然作戰勇猛,卻有一個致命的弱點——缺乏謀略。

他在戰場上往往僅憑勇氣和直覺行事,而不善於運用智謀和策略。

此外,他治軍無方,導致麾下軍隊紀律不嚴。

此前隨童貫率軍對遼作戰中,劉延慶的弱點暴露無遺。

麵對遼軍故意虛張聲勢,劉延慶卻被敵人的表象所迷惑,臨陣亂了手腳。

他的胡亂指揮,使得數萬宋軍陷入混亂,最終導致互相踩踏而亡,損失慘重。

靖康元年,金軍第二次伐宋,兵臨開封城下。

劉延慶奉命守城,城破之後,劉延慶率領萬餘士兵倉皇逃走,一路狂奔。

最終,在靖康二年正月,他逃至龜兒寺時,被金軍的追兵趕上,慘遭殺害。

然而,由於邵俊的穿越,本應已經命喪黃泉的劉延慶如今還活生生的活著,並繼續擔任著龍武衛都指揮使一職。


最新小说: 左傳遊記 亂世梟雄,從縣令之子到帝王 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 大明朱棣:好聖孫,汝當為千古一帝! 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 沉浮錄! 太荒記 四合院:重生傻柱,終極老六 混民國,不借就搶 被家族除名,覺醒九龍護體你後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