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如今蕭何在哪裡?
幾日前的戰場上的情況變化實在太快,劉邦在緊急時刻指揮著夏侯嬰一路狂奔,根本無暇顧及軍中的蕭何。
蕭何統籌後勤的卓越才能,張良自然是再清楚不過。
他們二人的才能領域截然不同,一個擅長後勤保障,一個精通謀略計策,彼此之間並不存在競爭關係。
正因如此,每當蕭何在場時,張良隻需專心為劉邦出謀劃策即可,可謂是輕鬆自在。
在張良心中,蕭何的價值遠遠高於樊噲、周勃等一眾武夫。
因為他深知,若無蕭何穩固的後勤支持,前方的戰事恐怕難以持久,
所以,一旦蕭何遭遇不測,那對於己方來說,無疑是一場無法承受的巨大損失。
念及此處,
張良不禁仰首望向天空,微微閉上雙眼,心中默默地為蕭何祈禱起來,
他衷心希望蕭何能夠平安無事,繼續為劉邦的事業貢獻力量。
然而,此時此刻,
被張良心心念念的蕭何,卻正身處武關外不遠處的一處山溝溝裡。
他的身邊,僅有數千大軍。
當時,一切都發生得太過突然,
先是武關城破,緊接著秦軍如潮水般殺出,而劉邦則在瞬間選擇了逃亡。
這一連串的變故,都在須臾之間,
由於身處後軍,當蕭何得知己方戰敗的消息時,大軍已經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
他眼睜睜地看著劉邦的戰車從自己麵前疾馳而過,而他聲嘶力竭的呼喊,卻完全沒有得到劉邦的絲毫回應!
後軍看到前方大量的軍隊如潮水般潰敗,頓時也陷入了恐慌之中。
然而,就在這關鍵時刻,蕭何麾下有一名他非常器重的治粟都尉站了出來,
此人並非旁人,正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兵仙”韓信!
韓信眼見形勢危急,當機立斷,勸說蕭何立刻率領軍隊向山中撤退,
他深知蕭何所率領的都是步兵,根本無法逃脫騎兵的追擊,隻有退入山中,或許還能有一線生機。
蕭何早就對韓信的才能十分賞識,原本就打算在入關之後向劉邦舉薦他。
此刻聽到韓信的建議,蕭何毫不猶豫地將指揮權交給了韓信,
韓信毫不怯場,接過指揮權後,立刻下令讓士兵們將為大軍運輸糧草的車輛儘可能地運往大山,能帶走多少就帶走多少。
同時,他還下令解開拉車的弩馬的韁繩,將它們驅趕至深山,
不僅如此,韓信還命令士兵們豎起蕭何的大旗,一路上不斷收攏那些潰散的士兵。
經過一番努力,韓信身邊迅速迅速聚集了上千人,
韓信率軍行至一處地勢險要的山溝上方,審視著周圍的地形。
這條山溝兩側山勢陡峭,中間僅有一條狹窄的通道,宛如一道天然的防線,
韓信深知此地的戰略重要性,
他果斷下令,讓那千把人迅速行動起來,士兵們開始忙碌地搬運石塊、砍伐樹木,構築起一道道堅固的壁壘,
在韓信的指揮下,防線逐漸成形,
士兵們巧妙地利用山溝的地形,設置了多個防禦點和陷阱。
他們在通道中埋設了尖銳的木樁,還在山坡上布置了滾石和箭矢,一旦敵人闖入,必將遭受重創。
麵對秦軍的進山搜捕,韓信冷靜指揮軍隊反擊,
經過一場=戰鬥,秦軍損失慘重,不得不暫時放棄強攻,
但秦軍並沒有離去打算,在外圍同樣築起防線,等待著叛軍糧草耗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