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從懷瑾重重點頭喜上眉梢,覺著還行,這根本不算太久。
“好了,去玩兒吧。”
這個年歲正是釋放天性的年紀,修行也要張弛有度,薑陽見其行了早課,便拍拍她的腦袋瓜將其打發出去了。
院裡清靜下來,隻有靈榆樹嘩啦啦的葉響。
薑陽一邊等待著師尊傳訊,一邊拾起仙訣的紫府篇幅讀起來,提前參悟一二,也好做到有備無患。
白棠少見的主動開口,輕聲道:
“你不是一直羨慕青隅天裡的【大羅八景台】麼?”
“我現在便把構築之法交給你。”
說罷薑陽靈識之中便傳來一道秘法不似秘法,道經不像道經的典籍,其名為《清淨觀學道·問上十一》。
這種很隨意的命名方式不用看便知是以前的東西,古時求道多以‘己我’為核心,記錄的都是自己對待天地的看法,因此描述起來既鬆散又寫意。
而今時則以‘諸物’為準繩,力求精準明確,物儘其意,言辭練達,直指核心,大多數時候隻看名目便知這是什麼樣的經典。
開篇便很是隨意:【吾問道於上,意之所至,隨即紀錄,因其後先,無複詮次,或學而有得,或思而有得,輒劄記之。】
薑陽信手一翻,發覺這還真是如同隨筆小記一般,講述了幾位修士在晨間修道時,討論到了陰陽變化,於是便問道於上,上則言:妙道玄生,陰陽所成,廣羅素蘊,以為八景。
諸修便以此為憑,煉度出了這一座八景台,能調和諸道,蘊生靈機。
論過了這一遭,篇幅的最後這才附上了具體的煉製之法,大部分講的是陣法勾連,繪製玄紋之法,小部分則是以種種靈物,煉製玄台之術,再以高台祭祀,輔助陣基鑄就之道。
“的確費時費力,難怪洞天裡也僅僅隻有一座而已。”
薑陽粗略一讀便知曉其中難度,不僅要一位懂得陣法的大家來前後操持,還要調集海量的靈資靈物來煉,確實不是僅憑一人之力便能鑄成的。
“早說了這是遠水,可解不了近渴,哪怕最終是你折騰好了,恐怕更多的還是遺澤後人。”
青禾抬了抬下巴道。
薑陽聽後也不意外,現在用不上不代表將來用不上,左右隻是一步閒棋,便走一步看一步吧。
三人正說著,青禾忽然住了嘴,往天邊掃了一眼便道:
“呦,那隻大貓來了。”
下一刻,一團深邃的暗色如陰雲落在地麵,顯出小山般大小的身軀來。
其毛色黝黑,兩隻豎瞳睜的大大的,胡須向兩邊分散,震顫道:
“靈寶玄光師兄已經交給我了,現在便可以出發。”
薑陽見狀站起身來,剛要過來見禮,便聽他接著道:
“你可有什麼需準備的?”
“倒是沒有什麼好準備的。”
“那好,現在天色尚佳,正是良辰吉時,快到我背上來。”
這大貓說著趴伏於地麵,催促著薑陽到他背上來。
薑陽自知又不是去郊遊,自然隨時可以動身,可見這位玄衍真人的舉動,讓薑陽總有種錯覺,他好似比自己還要著急。
不過竟是騎在一位真人背上麼?有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