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一日如期而至。
當然了,隻要地星不爆炸,六一總會來的。
但是,韓舟快爆炸了。
丫晚會導演不是人乾的活兒。
你說春晚還好,春晚雖然需要有強大的調配能力,但是工作人員多啊!
一屆春晚表演人員大概一百四到二百八之間,但是總共的演職人員大概七八千。
當然了這個表演人員是沒有算上舞蹈演員的。
而特麼六一晚會,演職人員比春晚多的多得多,一共五百多人。
其中有四百多是兒童。
這就算了,但是工作人員一共就二百來人。
越是臨近直播,韓舟越頭大。
而且,春晚是要錄製第三次彩排的,如果直播出問題,就直接播放第三次彩排。
有一個完整的兜底。
而六一晚會,是有彩排,但是都是簡略版彩排,如果直播出問題,隻能一個節目一個節目的播信號出去代替,沒有一個完整的晚會兜底。
所以,所有工作人員都緊張極了。
最緊張就是韓舟。
因為無人可用,韓舟已經自己挽起袖子搬音響了。
關鍵是,現場幾百個小孩,那麼鬨騰,得有很多工作人員盯著。
幸好這幾百個小孩,都有表演演藝或是合唱經驗,對比普通的幾百個小孩,破壞力已經除以一百了。
這要是四百個普通幼兒園和小學招來的小孩,還不給晚會現場掀飛咯?
關鍵是,小孩子,還不能罵。
如果是個成年人,韓舟叼的他頭皮發麻。
但是這些小孩子,韓舟是哄的自己頭皮發麻。
難怪沈西雄讓自己從六一和端午任選一個。
自己選六一時,他笑的那麼開心。
這他媽組織了一次六一晚會後,彆說春晚了,組織一次戰區級軍事演習,那都是小問題了……
“韓導,倒計時十秒要開始了。”
韓舟找了個座兒坐下,端著水杯,點了點頭。
“十。”
剛數到十,韓舟就從副鏡頭(紀錄片鏡頭)看到,第一個節目的小演員在排隊時,有一個小孩唰的一下就從隊伍裡竄了出去,瞬間心脹驟停。
好在這群孩子的老師也不是個善茬。
在零點三九六八六秒裡,提溜住了那小演員的脖頸子。
然後把衣服從新整理了一下。
“小朋友們,登場吧。”
倒計時結束,央媽少兒頻道的主持人風車哥哥和月亮姐姐笑容洋溢的麵對鏡頭:“這裡是莊兒電視台,這裡是莊兒電視台。”
“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
“六一兒童節好!”
“我是你們的風車哥哥。”
“我是你們的月亮姐姐。”
“歡迎收看,莊兒電視台,《六一兒童節特彆晚會》!”
兩個人一頓胡侃。
等兩人介紹完,鏡頭一切。
來到了主舞台。
主舞台上,一群小朋友們,圍成一個圈坐著。
老師站在台上,拍著手。
背景裡傳來了音樂,‘丟,丟,丟手絹,輕輕的丟在小朋友的後麵,大家不要告訴他……’
一個小朋友隨著音樂,蹦蹦跳跳,然後把手絹丟在了一個小朋友背後。
這個小朋友很假的演出自己不知道的樣子。
然後轉頭看到手絹,撿起手絹,就追。
然後,就上演了兩種情況。
一種是沒追到,丟手絹的小朋友重新坐進了空缺的位置。
一種是追到了,重來。
電視機前的大人倒是沒什麼反應。
但是小孩子們眼睛都在放光!
這是什麼遊戲?好好玩兒的樣子!
兩次演示結束後,所有小朋友從坐在地上起身,站在舞台中央。
老師帶著他們演唱了一遍《丟手絹》。
六一晚會,正式開始。
很多業內人士也在關注這台晚會。
他們萬萬沒想到,韓舟敢把一個自創的兒童遊戲,做成第一個節目,在六一晚會上,教全國的小朋友玩兒遊戲!
前世,這首歌譜曲是在建國前夕。
而後在建國後,進行填詞。
此曲流傳開來後,丟手絹遊戲迅速風靡全國,並且延續至今。
作為一個大型多人音樂健身遊戲,這項遊戲是所有少兒兒童遊戲之中的遊戲之王。
能與之相比的就隻有老鷹抓小雞。
但是老鷹抓小雞差一點點多樣性。
馬導:“韓舟這個遊戲,不知道傳播性會怎麼樣?”
楊導:“我感覺這個遊戲挺有意思的,很適合小朋友玩兒。”
馬導:“不過,用遊戲開始一場晚會,膽子可真夠大啊。”
楊導:“看來,韓舟從第一個節目就告訴所有人,這晚會不是給大人看的,目標群體極度精準,韓舟做晚會和做電影一樣,依舊保持著專注於目標的特點。”
張導:“畢竟是現在票房第一的導演嘛。”
陸導:“話說回來,幸虧今年韓舟開始接晚會了,如果他繼續高強度拍電影,咱們還吃啥,哈哈。”
馬導:“小道消息,新世界已經開始籌拍新電影了,名叫《烈日灼心》,伱們可以去審核組公示報告裡去看看劇本。”
很快,群裡的人就都消失了。
對於他們來說,兒童節目,哪有電影有意思,再說了,電影市場的動向關乎大家的飯碗,韓舟有動作,誰敢不慎重?
而電視前,小朋友卻都已經進入狀態了。
《丟手絹》結束後,依舊是韓舟的內容。
成語劇場《畫蛇添足》。
……
楊濤好不容易有休息機會,趁六一,請了個假,陪兒子在學校參加了一天活動。
那親子活動可太累了,也就猜燈謎輕鬆一點。
但是對於楊小陽來說,猜燈謎還是太早了,所以楊小陽沒啥興趣。
但是楊小陽對猜燈謎猜對後的獎品有興趣啊!
所以,楊小陽還是玩兒的挺開心的。
回到家,媽媽也是好不容易有時間做一天的晚飯。
楊濤就打開電視和楊小陽看央台。
一開始,楊小陽是沒興趣的。
誰知道,央台放的居然不是電視劇,而是少兒晚會。
第一個節目《丟手絹》,就把楊小陽完全吸引了。
甚至於楊濤發現,楊小陽馬上就會唱了,台上大合唱時,楊小陽也在拍手跟唱。
楊濤躺在沙發上,整個人癱著。
然後發現楊小陽意外的安靜了下來。緊緊地看著台上的表演。
故事其實也很簡單。
就是幾個穿著古裝的演員,在台上表演畫蛇。
其中一個人畫的又快又好。
楊小陽:“他肯定贏了,贏了有獎勵喲!”
楊濤愣了一下,想了起來,畫蛇添足,那這個人可沒贏。
果然,過了一會兒,第二個人快畫好了。
而第一個畫好的,卻閒得沒事兒,給自己畫的蛇,添了四隻爪子。
最後,評判者:“你的蛇畫的又快又好,但是,蛇是不長腳的,你又給蛇補了爪子,所以,你輸了。”
楊小陽哈哈大笑:“這人真笨。”
楊濤也笑了。
這節目,真叫一個寓教於樂。
和央台以前晚會那種教育完全不同。
話說回來,華國曆史上多的是寓教於樂的故事,你們非要瞎編些小品演什麼玩意兒,這成語劇場,不是挺好嘛!
一個節目一個節目的表演。
楊小陽在吃飯時,都盯著電視看著。
媽媽:“趕緊吃飯,彆看了。”
楊小陽風卷殘雲,筷子一丟:“我吃飽啦!”
然後又坐在了沙發前。
今天看電視,楊小陽沒去拿飛機玩具,也沒在沙發上蹦蹦跳跳,也沒有到處跑。
已經說明了節目的好看程度了。
韓舟拿出了一些自己的東西,選了一些這個世界的東西,每一個都有一個特點。
那就是用心製作。
沒有多餘的東西,就是純純的節目。
一個節目接一個節目,也沒有人告訴小朋友該怎麼該怎麼,這些應該是家長做的事情。
比如現在的楊濤。
看一個節目,就告訴楊小陽一個道理。
楊小陽聽完,哦,是這樣嗎?
老師家長自然知道教育小朋友什麼,自然知道節目什麼意思,會講給小朋友聽。
一出晚會,能做到讓家長和孩子互動,多好啊。
如果讓主持人把家長的話給說了,那家長還看個鬼的兒童晚會?
電視裡,舞台上,燈光暗了下來。
兩隻螢火蟲飛了出來,發著光。
楊小陽:“哇!這是什麼呀?!”
楊濤一看,雖然現在很難見到螢火蟲,但是這還不明顯嗎?
“這是螢火蟲,會發光喲!”
“爸爸小時候還和爸爸的朋友一起抓過螢火蟲呢。”
楊小陽:“哇!那哪裡能抓到螢火蟲呢?我也想要!!!”
楊濤笑了笑:“現在環境不好了,螢火蟲沒那麼多了,可不能抓,要是都抓了,其他小朋友就看不到螢火蟲啦。”
楊小陽:“那爸爸,我們能去看螢火蟲嗎?”
楊濤:“那等放暑假,我們就去有螢火蟲的地方玩。”
電視裡,正在播放音樂。
燈光稍微亮了一點。
年齡大一些的少年合唱團站在台上。
背著手,身體有律動的輕輕搖晃。
旋律直接讓楊濤愣了一下。
同樣是聽感拉滿的音樂,越是簡單,給人的感覺越強烈。
《送彆》的詞,《蟲兒飛》的曲,都是世間經典。
“黑黑的天空低垂
亮亮的繁星相隨
蟲兒飛
蟲兒飛
你在思念誰……”
說實話,對比粵版《一對對》,國語版本原詞作者明顯是對付事兒了。
不過,這首歌精髓在於曲,詞一般來說沒什麼人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