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臉色狹促,帶著壞笑:“宮廷青蘿卜。”
趙席蓉老太太:“那這黃……黃的我認識,是宮廷胡蘿唄!”
經理手舞足蹈:“哎呀,太聰明了,宮廷胡蘿卜!”
觀眾們意想不到的時刻,梗就來了。
趙席蓉老太太:“就這盤蘿卜得賣5塊錢吧?”
經理:“哪兒呀,80!”
觀眾們笑瘋了。
但是笑的時候,很多人沒意識到一件事情,為什麼好笑?
來自農村的老太太,無論經理怎麼忽悠,都認為,蘿卜這麼大一盤,那就是五塊錢。
這其實是雙重諷刺。
一方麵是說,‘老太太你真沒見識,他都把蘿卜包裝成這樣了,能賣五塊錢了事兒?’
一方麵又是再說,‘你們自己生活中上過的這個當不計其數,隻是人家老太太不上當罷了。’
這種現象太普遍了,在這個時代,幾乎這種包裝才是常態,不包裝,反而是不正常的。
人心不古,世風日下,所以有人把它搬到台麵上來,才搞笑。
這種笑,不隻是笑,還是嘲笑,是對社會現象的嘲諷。
以往春晚,老教觀眾該怎麼該怎麼,怎麼不教教有些非普通觀眾該怎麼?韓舟這不就給出範例了麼。
你在普通人身上整活,隻會引發普通觀眾的反感,你在這些畜生身上整活,效果一下就好了!
經理:“我不跟您說了麼?在這不能叫蘿卜,就得叫群英薈萃!”
趙席蓉老太太:“還群英薈萃,我看就是蘿卜開會,哈哈哈哈!”
很快,經典名場麵也來了。
趙席蓉老太太唱著:“我要是耍嘴我是個棒槌。”
經理賠笑唱著:“宮廷玉液酒。”
趙席蓉老太太:“一百八一杯。”
經理:“這酒怎麼樣?”
趙席蓉老太太:“聽我給你吹——”
“瞧我這張嘴呀!一杯你開胃。”
經理:“我喊了一聲美。”
趙席蓉老太太:“二杯你腎不虧。”
經理:“哈哈,還是美。”
趙席蓉老太太:“三杯五杯下了肚。”
“保證你的小臉呀。”
經理歪頭:“怎麼樣?”
趙席蓉老太太繼續揮動手絹唱著:“白裡透著紅啊。”
“紅裡透著黑。”
“啊啊?黑不溜啾(經理:啊?)綠了叭嘰(經理:哎呦喂)!”
趙席蓉老太太:“藍哇哇的(經理:這什麼色啊),紫不溜啾的。”
“粉嘟嚕的透著那麼美。”
經理鬆了口氣,拍腿:“哎呦,您可把我嚇壞了。”
趙席蓉老太太:“這酒怎麼樣啊?”
經理高唱:“這酒真是美,啊美呀、啊美呀,美美美美美美美美美——太美啦!”
趙席蓉老太太:“美什麼啊?其實就是那個二鍋頭,兌的那個白開水!”
經理急了:“你怎麼把實話唱出來了。”
趙席蓉老太太捂嘴:“就這嘴禿嚕了。”
經理:“你!你應該這麼唱!”
“你看這道菜,群英薈萃,要您老八十,一點都不貴!過來看一看,親口嘗一嘗!吃到嘴裡特彆地脆!如果你不相信你嘗一塊脆不脆。”
趙席蓉老太太:“我吃了一塊嚼在嘴裡,確實它有點脆!”
經理:“為什麼這麼脆?”
趙席蓉老太太:“為什麼這麼脆?”
經理:“我現在問問你?”
“我……”
經理步步緊逼:“它為什麼這麼脆?它怎麼就這麼脆?”
趙席蓉老太太大聲唱著:“它就是一盤大蘿卜!”
經理拍手搖頭扼腕:“又把實話說出來了!”
趙席蓉老太太抓起手機:“您老都聽清楚了?”
經理疑惑:“嘿!跟誰講話哪?”
趙席蓉老太太:“物價局!”
如果說小品僅僅是這樣的話,那這個小品可以說好看好笑,但絕不經典。
在得知老太太跟物價局告了秘後,經理依舊是那副諂媚的摸樣。
仿佛為了賺錢而諂媚,已經刻在了他的骨子裡。
哪怕老太太寫字筆走龍蛇罵他,哪怕老太太直接說他是棒槌,他依舊還在諂媚中。
這結尾,不需要教育,就讓很多觀眾想了很多。
這種活脫脫的狗東西,可太有節目效果了。
“笑死我了這個經理。”
“哈哈哈~嗝”
但是!
生活中這種人少見嗎?
生活中自己身邊有這種人嗎?
生活中自己是這種人嗎?
細思之下,答案才讓人覺得有些荒誕又太過真實。
如果節目到此為止,那這個節目就是前幾年春晚的‘教育小品’高級版,憑借強大的劇本功底,把這個小品寫的有教育意義又好笑又好看。
但,節目並沒有就這樣結束。
經理貫穿始終的諂媚,拜金,貪婪。
而老太太最後依舊還有一段。
如此灑脫。
這一幕,將會給電視機前目前的將近六億多觀眾,留下一輩子抹不去的印象!
“走四方,路迢迢,水長長!”
“迷迷茫茫一村又一莊,走四方——”
一首灑脫的歌,一個灑脫的人,一個奇怪的故事,一場鬨劇。
電視機前,一個今年沒去成春晚的小品演員,此時正在生悶氣,在老婆麵前:“你看人家這腦子長的……”
“一個下品,比電視劇還精彩……”
“我怎麼就寫不出這種小品?”
他媳婦兒給他放過來一個煙灰缸:“寫不出就學唄,好好學,明年還有機會,明年不行還有後年。”
這個小品演員歎了一口氣,然後抬頭:“要不然,我乾脆加入新世界去?”
“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靠韓舟近了,搞不好也能寫出這種劇本?”
“再不濟,寫不出來,求他寫一個也比就這麼困著靠譜啊?”
……
舞台上,新的節目已經到來。
春晚主要的節目還是歌,畢竟一首歌隻有五分鐘,一個小品十幾分鐘呢。
所以《打工奇遇》一結束,馬上就是歌曲。
而觀眾萬萬沒想到,今年年味兒十足的歌,那是一首接一首接一首接一首,仿佛韓舟這個人,寫歌就等於呼吸,永遠挺不住似的。
“找點空閒,找點時間
領著孩子,常回家看看
帶上笑容,帶上祝願
陪同愛人,常回家看看
媽媽準備了一些嘮叨
爸爸張羅了一桌好飯
生活的煩惱跟媽媽說說
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談談!”
之所以當初韓舟在蜀都五六八演唱會就把《時間都去哪兒了》拿出來,就是因為從演唱效果上,時間是學習的《常回家看看》。
但是要論曲子的優美,詞的質樸和感人,還是《常回家看看》更強。
這些畫麵感十足的歌詞,讓無法歸家的人,心中一緊。
人在外鄉,冷暖自知。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哪怕給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
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呀
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
前世這首歌是男女歌手合唱的,給人一種家庭團聚的感覺。
這一世,依舊是男女合唱。
陳鋒這輩子很難有機會和劉奕玲一起唱一首歌,而且還是春晚上。
甚至於,這首歌給人的感覺,還是夫妻對唱的感覺。
陳鋒也是借這個機會唱通俗歌曲,畢竟春晚,自己不拒絕搖滾之外的歌曲,那不很正常嘛,也沒人會拿這個說事兒。
不過陳鋒唱這首歌時雖然情緒飽滿,但心思依舊在下一首歌身上。
認識韓舟這兩年,韓舟給陳鋒寫了不少歌,但就是沒有一首正經的、受眾廣的搖滾。
而接下來這一首歌,陳鋒覺得,這是韓舟寫給自己的歌中,受眾最廣的。
一首搖滾,一首愛國搖滾,一首陳鋒自己本人最喜歡的搖滾。
現在網絡上這些環境下,陳鋒覺得,愛國就是自己最大的搖滾態度。
這首歌,也必將成為一首廣為人知的現代搖滾!
————
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