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晴輕輕碰了碰好友的手臂,聲音裡帶著幾分恍惚,“我怎麼突然覺得他有點帥了?”
孟南汐聞言失笑,伸出食指點了點時晴的額頭:“是誰開學時說人家太自信,還拿他跟張百嵐比的?”
“哎呀,那都是過去式了嘛。”
時晴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頭,隨即又促狹地補充道:“不過你放心,在我心裡他肯定比不上你們家阿豪。”
孟南汐看著好友花癡的樣子,她隻能報以一個哭笑不得的表情。
一首歌而已,怎麼還扯上比較了?
即便這個“豆芽”真是王燦一手創立的,那他拚儘全力所達到的終點,也許隻是彆人與生俱來的起點罷了,又有什麼可比較的呢。
......
......
主席台。
陳希儒的目光追隨著舞台上謝幕的王燦,眼角浮現出欣慰的紋路:“這個學生很聰明嘛,短片也真的用心了,在兩次關鍵的轉折點,都巧妙地將拯救和指引的契機交給了小江,這份人情世故拿捏得很到位。”
這位老校長,一眼就品出了王燦的精心設計。
在劇情中,第一次夢想受挫時江亦雪的及時出現尚算合情合理。
但結尾處,當王燦在融資路上遭遇挫折時,明明可以靠自身意誌重燃鬥誌,卻依然選擇將“救世主”的角色留給江亦雪,這個細節處理得就很精妙。
江亦雪是什麼身份?
申海大學的教授。
所以影片中她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著這所大學的意誌。
因此表麵上是江亦雪兩次伸出援手,實則是申海大學兩次向王燦傳遞“永不言棄”的精神火炬。
更耐人尋味的是,劇中所有負麵形象都集中在大學前和社會後的階段,而申海大學的教師團隊始終保持著溫暖的正麵形象。
若單純為了戲劇衝突,完全可以在校園情節中加入幾個刻薄的老師角色。
以後如果這個豆芽能發展起來,那這部短片用來當作申海大學的形象宣傳片不算違和。
陳希儒輕輕一笑,聲音裡帶著掩飾不住的讚許,“小李啊,這個學生是個人才,有空把他帶到我辦公室聊聊。”
“好勒!”
坐在一旁的李峰立即會意地笑著應道。
......
......
申海CBD,某家高檔咖啡廳內。
夏可微將剛簽好的合同仔細收進公文包,終於按捺不住地取出iPad。
屏幕亮起的瞬間,她熟練地輸入豆芽的網址,卻隻捕捉到王燦演唱的最後幾個音符。
但畫麵中那個站在聚光燈下的男人,卻讓她微微一怔。
這我印象中的王燦?
怎麼突然變化了這麼多??
王燦原本留著一頭略顯隨意的鍋蓋頭,發質偏軟,總是懶洋洋地貼在頭皮上。
他向來懶得打理,乍看之下並不出挑,但勝在五官端正,眉目清朗,屬於那種越看越有味道的長相。
但現在換了這個微分發型後,整個人氣質煥然一新,竟隱約帶著幾分黎明年輕時的神韻,乾淨利落中透著幾分文藝氣息。
夏可微現在很想扒掉王燦身上的衣服。
當然,不是有什麼特彆的想法。
就是單純想看看,如果給他換上一套定製西裝會是什麼樣子。
(還是要說一下,前麵四章基本就是主角自身最後一次文娛表演了,畢竟主體是創業文,歌唱兩首也就夠了。
因為我之前寫過文娛,知道類似電影這種東西會有人不喜歡看描寫具體內容,但寫到了這了不描寫一下後麵又說不通,乾巴巴的唱首歌也沒什麼意思,所以寫的時候我也很糾結,短片的內容就寫了三個版本。
當然四章也確實對天天追讀的人來說有點長,我的問題,在此感謝各位理性給出點評和各位投了月票和打賞的義父,我以後努力做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