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七節 斷子絕孫_刀破魔天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刀破魔天 > 第一千一百零七節 斷子絕孫

第一千一百零七節 斷子絕孫(1 / 2)

這家夥大概也是瘋了,一飄身向著朗宇撲來,直到眼前的藍光一閃,五鳳劍出手,似乎才明白,這個秘地中的存在,哪有他能奪舍的宿體,“唰”的一下,一轉身向著山上飛去。

全盛時期都不是天仙的對手,何況他一個靈體。

能飛就牛逼呀?在這裡真的沒人羨慕。

望著那個靈體轉身逃走的方向,朗宇和小白鼠同時一咬牙,一閉眼。

“嗡——啊!”

山腰上白光一閃,慘叫聲中,可憐一個千年的靈境大修,就這樣徹底的煙消雲散了。空中隻剩下一片淡淡的怨念,不甘消逝。

朗宇小心的看了看忽然寂靜的四周,摧動了歸元訣。新鮮的殘魂哪,不收也是白白的浪費了。

三個宗門,必然為了殺人而來,而且那四個金仙險些一劍要了朗宇的命,對於敵人沒有什麼可客氣的。

五色元光煉殘魂,‘滋哇’一聲大半個靈體的能量化入了血色的靈身之中。

但是,這一個土係靈體,也隻是恢複了修為而已。朗宇不由得微微皺了下眉,雖然不是吃了二斤肉,就能長出二斤肉來,可這一個靈體的能量也太弱了吧。

莫非這個禁製……也在吞噬?

空間中的殘魂轉眼間消失一空,朗宇剛剛有所懷疑,突然一縮眼,轉頭叫道:“不好!小白!快,雲璃危險!”

死了一個地仙,恰恰證明了,三個宗門的修者已經進入了秘地。不會都這麼倒黴吧,那麼以雲璃的修為,自然是危險了。

小白鼠再也不敢鑽進地下了,跳下身,沿著朗宇指引的方向,向著山下跑去。

秘地近千裡,跑到山下的朗宇才發現,自己是落在了一個陡峭的山腰上,這座山似乎還不是太大,隻是很高,象劍一樣衝天峭立,頗似道英宗的天劍峰。山下是一片低矮的丘陵,一眼望不到邊。

雲璃就是落在了那片層層低陷下去,形成如山穀一般的丘陵之中。

身在數百丈之下,神識的壓製也不是很強了。但是空中的一道道裂痕和冷峭的金風,似乎仍然是壓製著飛行。

這裡,朗宇好像找到了一種熟悉的感覺,腳踏實地的感覺。秘地似乎是一整片孤島,雖然荒涼的不見一顆草木,卻總算不必滿天亂飛了,讓朗宇有一種又回到了古村和大羅的感覺。

不能飛,但是這個秘地內卻沒有壓製修為。所以二百裡地,對於妖體而言,還是分分鐘的事情。

三個宗門,十六個靈境大修,不是都那麼倒黴,八百裡內落入十六人可算是鳳毛麟角了,然而,修者的神識和目力卻讓他們足以覆蓋整個秘地。

朗宇在奔行中,就遇到了兩個人,但是彼此凝視了片刻後卻各自退走了,朗宇沒功夫殺人,而對麵即使出現了一個天仙,也沒敢獨自動手。

天海宗的藍袍天仙眼看著朗宇狂奔而去,立刻以血脈傳音,召集本宗的長老和護法。

這個小子好像並沒有受傷的樣子,而且殺他的意義不大,看這個小子匆忙的樣子,想必那個方向就應該是晴雲閣那個金仙的藏身之地了。

好在大片的丘陵地區並沒有布下殺陣,隻需要躲開那些隨機出現的漩渦而已。

小白鼠仗著膽子又試了一次,離開那座劍峰,它又可以鑽地了,也許是本性使然,作為鼠族,小白還是喜歡在地下穿行。開動五行遁,那速度竟比朗宇還快了幾分。看來那顆仙獸丹的引力還是超級大的。

“陸道友,能不能再讓我進一階?!”

突然,朗宇的識海裡響起了雲璃急切的聲音。

山穀中,雲璃的危機不期而至,一個羅刹宗的黑衣地仙落在了附近,很快的發現了她的位置。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哇,有戰力你還得有運氣呀。

黑衣地仙的嘴角微微的露出了一絲冷笑。沒想到她和那個天仙也分開了,簡直是天賜良機。殺一個金仙?真是做夢都沒有想到的事情,不僅會有不菲的賞賜,就是她的元嬰和一身的寶物,大概也足以自己進階了吧。

曾經的金仙麼?隻要與金仙沾一點邊兒,哪怕是幾滴血都堪稱無價呀。

能修到地仙的存在,誰不明白靈境進階的艱難,那甚至不是憑著歲月的熬煉就能熬出來的,需要機緣。機緣不來,終其一生都無法寸進。

那麼上階大修的精血和感悟便成了引子,至少能把進階的機率提高到五成以上。否則,那四個金仙也不會拚命的爭奪仙君的傳承了,哪怕是感悟一次也是莫大的受益,也許就此發現了進階真仙的契機。

機會確實不錯,但是首先要有命得到才行。

黑衣地仙還沒有被這逆天的運氣衝昏了頭腦,麵對著一個金仙,那是他無法感知的存在,舉手之間滅他如螻蟻。

眼前的金仙,修為被打落了,就真的隻有元嬰的戰力了嗎?

一身黑衣,沒有標識,卻更襯出了雲璃的美豔和冰冷,平靜而清秀的麵孔上,因為閉目而坐,無法看出眼中是殺機還是恐懼。隻是一身金仙的氣質,便逼著黑衣地仙屏住了呼吸。

一隻病老虎,依然是虎,近身二十丈,羅刹宗的地仙不敢走了。


最新小说: 守寡後嫁給了皇帝 重生官場:我閃婚了美女縣長 無敵的父親們 1985:理科學神的哈工大歲月 娘娘媚骨天成,帝王將相皆俯首 畢業後,我和契約姐姐假戲真做 末日,我創造了第五天災! 穿越三年,你跟我說這是大唐? 在民族資產的路上 明末:從邊墩開始滅清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