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的頭版頭條,正是圖文並茂、故事性極強的《天降神泉還是科學之力?——京師大學堂壓水神器全解密》。
其餘版麵,則刊載了《螞蟻搬家、燕子低飛,老天爺的“晴雨表”你懂嗎?》、《告彆“拉肚子”:飯前便後要洗手,生水開水要分清》等一係列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又充滿了新奇知識的文章。
稿子一確定,便被火速送往了大學堂新建的印刷坊。
坊內,數十名工匠早已嚴陣以待。他們同樣是徹夜未眠,一個個眼圈發黑,卻精神亢奮。對於他們這些世代被人瞧不起的“匠戶”來說,能夠親手印刷出代表“新學”的報紙,這本身就是一份無上的榮耀。
活字排版、調墨、滾印、裁切……在坊內總管的嘶吼指揮下,整個印刷坊,如同一台精密的機器,高效而狂熱地運轉起來。伴隨著印刷機特有的轟鳴聲,一張張散發著清新墨香的《大奉科普》報,如同雪片一般,被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
天色微明,第一批印刷好的一萬份報紙,便被打包捆好。
印刷坊外,上百名半大的孩子,早已在寒風中,搓著手,跺著腳,眼巴巴地等候著。他們大多是京中貧苦人家的孩子,往日裡,不是在街頭遊蕩,就是在碼頭乾些雜活。如今,大學堂給了他們一個全新的身份——報童。
大學堂不僅給他們統一製作了青布小褂和挎包,還承諾,每賣出一份報紙,便能提成半文錢。
程祭酒親自來到京師,身邊跟著未來的衍聖公孔宣,現在孔宣在京師大學堂已經學習了半年多,這半年多的學習,對他而言,簡直就是脫胎換骨一般。
“孔宣,你去吧。”
“是,祭酒。”
孔宣將一捆報紙,交到身前和自己差不多大的那些孩子們手中,一旁程博士笑道:“孩子們,你們賣的,不僅僅是一份報紙,更是知識,是希望!去吧,讓全京城的人,都聽到你們的聲音!”
“好嘞!程爺爺您就瞧好吧!”
孩子們興奮地接過報紙,將它們塞進挎包,隨即如同一群快樂的鳥兒,四散而去,湧入了剛剛蘇醒的京城大街小巷。
“賣報!賣報!”
“《大奉科普》報創刊號!京師大學堂出品,隻要一文錢!”
“快來看呐!壓水神器的秘密,全在這報紙上!皇帝陛下親眼見證的奇跡!”
清脆響亮的叫賣聲,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一顆石子,瞬間在京城的大街小巷,激起了層層的漣漪。
京城,東四大街。
一名剛剛下學的年輕書生,手裡還拿著一本《論語》,聽到叫賣聲,不禁皺起了眉頭。他對同伴說道:“哼,又是那林塵搞出來的玩意兒,故弄玄虛!”
話雖如此,當一名報童跑到他麵前時,他還是鬼使神差地掏出了一文錢,買了一份。
他與幾名同窗,圍在一起,將報紙展開。
“嘶……這紙張,倒還不錯。”
他們的目光,立刻被頭版那巨大的插圖所吸引。圖中,林塵衣袂飄飄,正單手按壓著那個奇特的“鐵疙瘩”,一股清泉噴湧而出,旁邊跪著一片目瞪口呆的官員。畫工精湛,衝擊力十足。
“畫得倒還傳神,隻是……這下麵寫的都是些什麼?”
他們開始閱讀正文。
“……故此物之能提水,非人力之功,亦非鬼神之力,實乃天之氣,有其重,有其力,壓於湖麵,水遂從管中而出……”
“天之氣?大氣?還有重量?還有壓力?這……這簡直是聞所未聞!”一名書生看得是眉頭緊鎖,百思不得其解。
另一人指著報紙上的一個小實驗圖解,念道:“將一竹筒,灌滿水,以紙覆口,倒置,而水不流,紙不掉,此亦為大氣壓力之明證……咦?這個我倒是可以試試!”
他們將信將疑,彼此討論著。那些“壓強”、“活塞”、“單向閥”等新奇的詞彙,讓他們感到既荒謬,又似乎為他們打開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門。那種一知半解,卻又被深深吸引的感覺,讓他們欲罷不能。
與此同時,京城最大的綢緞莊“錦繡閣”內。
大掌櫃錢萬金,也饒有興致地買了一份報紙。作為商人,他對那些虛無縹緲的道理不感興趣,目光直接落在了那篇講天氣預測的文章上。
“……螞蟻傾巢而出,或排長隊而行,預示將有大雨。因雨前空氣濕度增高,蟻穴潮濕,螞蟻需遷至高處躲避……”
“……燕子低飛,貼近地麵,亦是雨兆。因雨前空氣潮濕,小蟲翅膀沾水變重,飛不高,燕子為捕食,故而低飛……”
錢萬金看得是津津有味,連連點頭。這些現象,他平日裡也見過,但隻知是俗語,卻從未想過,這背後,竟然還有如此簡單明了的科學道理!
“有意思!真有意思!”他撫著自己的八字胡,眼中精光一閃,“這報紙,若是能提前預測天氣,對我這商隊出行,規避風險,豈不是有大用?來人!以後《大奉科普》報每出一期,就給我買回來!我要好好研究研究!”
國子監的學堂內,氣氛則顯得有些詭異。
幾名國子監的博士和學生,也偷偷買了報紙。他們表麵上,對此嗤之以鼻,口中不斷詆毀。
“粗鄙!通篇白話,毫無文采!簡直是斯文掃地!”
“嘩眾取寵!淨說些神神叨叨的東西,什麼大氣壓,我看是發神經!”
然而,一回到自己的學舍,他們便立刻關上房門,迫不及待地將那份被他們罵得一文不值的報紙,小心翼翼地展開,借著窗光,貪婪地閱讀起來。那副口嫌體正直的模樣,顯得滑稽又可笑。
而在禮部侍郎劉承的府邸,則是另一番景象。
“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劉承將手中的《大奉科普》報,狠狠地摔在地上,氣得渾身發抖。報紙的頭版上,那副將他跪地之態,畫得惟妙惟肖的插圖,如同鋼針一般,深深刺痛了他的眼睛。
“奸臣!此子,實乃我大奉第一奸臣!竟敢以報紙,羞辱朝廷命官!簡直是無法無天!”他一邊破口大罵,一邊又忍不住,彎腰將報紙撿了起來。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又落在了那些文字上。他看著那壓水器的原理講解,看著那螞蟻搬家的科學解釋,嘴裡罵罵咧咧,眼中,卻閃爍著一種連他自己都不願承認的,混雜著憤怒、不甘與一絲絲好奇的複雜光芒。
這一天,小小的《大奉科普》報,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姿態,闖入了京城每一個階層的生活。它像是一顆投入古井的石子,激起的,不僅僅是漣漪,而是一場思想的狂潮。無論人們是讚美、是好奇、是疑惑、還是咒罵,他們都做了一件相同的事情——
他們在閱讀,在討論,在思考。
而這,正是林塵,想要看到的。
一顆名為“科學”的種子,已經悄然種下,靜待其生根、發芽,最終長成一棵無人可以撼動的參天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