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靖央的身份,一經傳揚,猶如冷水落入滾油鍋,在朝野內外都驚起不小的激蕩。
清晨的時候,門房打開門,卻看見門口堆滿了時令蔬菜和雞蛋、臘肉,還有人放了幾隻鴨和鵝。
門房大驚:“誰給的?”
就在這時,一名跑馬場的掌圍使趕來,雙手將裝滿雞蛋的籃子,交到門房手中。
“請替我轉交給大將軍,感謝。”掌圍使說罷,跪下來,朝許府內叩首。
隨後,他不顧門房叫喊,連忙走了。
如此情況持續了兩天,許靖央不出門,可來感謝她的百姓越來越多。
最後大家自發地開始捐銀子,好似老百姓都不知怎麼感謝她才好,要把僅有的最好的東西都給她。
直到許靖央出麵,百姓們恍如見天神臨凡,連忙要跪在地上。
“將軍!”他們喊著。
許靖央立刻讓寒露和竹影把他們逐一扶起。
望著眼前一張張質樸而熱切的麵孔,她深深作揖。
“保家衛國,本是將軍之責,還請諸位彆再破費,我於心難安。”
“將軍為我們舍生忘死,這點心意算什麼?”
“若真念著我,便請將這些東西帶回去,與家人共享,你們安居樂業,是對我最高的褒揚。”
讓許靖央意外的是,百姓們不僅沒有嫌棄她的女子身份,反而看著她,涕淚潸然。
將百姓們勸走,許靖姿紅著眼睛來到許靖央身邊:“阿姐,你看,雖然朝廷上有些人不認可你的功績,可是百姓們卻知道,是誰給他們帶來了太平,是誰讓他們沒有變成亡國奴。”
“你的功績,我們知道,百姓知道,蒼天可鑒。”
許靖央頷首,鳳眸中,凜意更為堅定。
她餘光看了一眼藏在巷子拐角的人,拉著許靖姿的胳膊:“咱們進院吧。”
探子向皇上稟奏。
“一連多日,許靖央既沒有結黨營私,也沒有到處哭訴自己的苦功,反倒是百姓們,日日前去威國公府門口示好,好些鄉紳自掏腰包,找說書先生,將許靖央的經曆傳唱。”
探子伏跪於殿前,低聲稟奏完畢,殿內一時寂靜無聲。
皇帝倚在龍椅上,指尖輕輕摩挲著茶盞邊緣。
良久,唇角微微揚起,露出一絲似歎似笑的神情。
“她倒是沉得住氣,”皇帝低聲道,語氣裡透著一絲讚賞,“不結黨,不邀功,受了委屈也不四處訴苦,反倒讓滿城百姓替她鳴不平,哎!”
皇帝搖了搖頭,眼底浮現幾分複雜:“這份進退有度的本事,朝中那些自詡老成的人,反倒不及她啊,隻是可惜,如此人才,為何偏偏是個女子?朕真是罰也舍不得,予也不應該,如何是好呢?”
殿內燭火搖曳,映得皇帝的麵容忽明忽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