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了一下大鐵疙瘩,對張洪喜說,“張站長,拖拉機我今天先開回村,明天過來修第四台拖拉機的時候,再把大隊會計一塊兒帶過來。”
“沒問題。”張洪喜爽快答應。
還擔心拖拉機的柴油不夠,弄了一壺柴油給他。
陸遠將卡上的東西搬到拖拉機上,男知青都很有眼力見地上前幫忙。
陸遠道謝後就揮手讓眾人上拖拉機。
“回村。”
待遇從卡車變成了拖拉機,沒一個知青心裡有怨言,此時都是一片火熱。
不知為什麼,知道他們所在的大隊有陸遠這號人物,娶的媳婦還這麼漂亮,他們對本就充滿希望的下鄉生活更加憧憬起來。
可他們的美好憧憬,在剛抵達長河大隊的當晚就開始支離破碎。
拖拉機進村的時候,天色都快黑了。
陸國安拎了一袋子糧食和一袋紅薯在知青點早已翹首以盼。
聽見拖拉機的聲音,就知道是陸遠帶著知青回來了,隻以為是他借的拖拉機,他一點都不關注拖拉機,隻關心今天新來的幾個知青。
知青一下拖拉機,陸國安就做了自我介紹,隻說了兩句表示歡迎的話,就直奔主題——安排住宿和分糧食。
住宿如何分配他交給了賀勝樺這個知青隊長,所以他隻用分糧。
隻是還等他開始分,陸遠就丟給了他一個炸彈。
“隊長叔,跟張會計說一聲,讓他明天帶200塊去趟農機站,這台拖拉機就是咱們大隊的了。”
說完手一揮,發動拖拉機突突突地就開走了。
三秒後,陸國安嗷的一聲,追著拖拉機去了。
跑了幾步才想起還沒給新來的知青分糧,回頭喊道,
“賀知青,新來的知青就交給你了,需要借糧的你登記好。”
喊完就頭也不回地去追拖拉機去了,見追不上,最後隻好拐了彎,去了張永安的家。
就一個晚上,整個村的人都知道了陸遠給他們大隊弄了一台拖拉機回來了。
平時早就上炕的村民,大晚上的都還在相互串門,分享這個好消息。
周邊的幾個大隊,他們是第一個有拖拉機的大隊呢,想想就驕傲。
以後去公社,他們不用坐牛車了,直接突突突地就過去了,嘿嘿嘿嘿嘿,想想就美。
不過村裡人的喜悅卻一點都沒感染到知青們,今晚的知青點可謂是吵翻了天。
原因很簡單,人太多,房子根本不夠住。
原來5男4女9個知青,現在又多了6個知青。房子還是那麼大,多幾個人進來,就顯得很是擁擠。
這次來的7個知青就隻有兩個女知青,剩下的5個全是男知青。
莫麗娟之前都沒從拖拉機上下來,直接跟著陸遠和溫沫雪回家了,明顯她是不會知青點的。
也就是說,這次女知青可以算是隻增加了一人,男知青一下多了5個。
其實這樣一來,知青點的三個房間正好5人一間,誰都沒話說。
可現在的知青點不比以前的知青點炕是那種大通鋪,可以睡十幾個人,現在的炕睡兩三個大男人就擠,五個就更不用說了。
之前4個女知青睡一個炕翻身都能碰到彆人,現在再加一個,五個人睡覺肯定要貼在一塊兒了。
無論是老知青還是新來的一看這情況,都不是很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