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啊!”
不知是誰先喊了一嗓子,莊丁們頓時作鳥獸散。
轉眼間,偌大的莊院裡隻剩下二十多名蒼狼部韃子仍在負隅頑抗。
“將軍,咱們……要不要上去搭把手?”
大棒槌眼巴巴地望著林川從寨牆上躍下。
他們這些山賊分不清敵我,隻能舉著兵器在戰圈外乾著急。
林川抹去刀上血跡,搖了搖頭:“不必。”
這應該是鐵林穀戰兵訓練數月的小隊戰法,第一次跟韃子正麵硬碰硬。
二十名戰兵分成四個五人小隊,竟然將三十多名韃子分割包圍。
雖然人數整體處於劣勢,但精妙的配合,卻能快速以多打少,讓戰局呈現一邊倒的態勢。
此起彼伏的號令聲中,戰兵們刀盾呼應,一旦有人受到攻擊,就會立刻有盾牌擋上,戰刀揮砍,此退彼進,此進彼退,讓韃子手忙腳亂。
這種在軍團大戰中沒什麼用途的小隊戰陣,此刻展現出了驚人的殺傷力。
戰局中央,鐵林穀戰兵與蒼狼部韃子轟然搏殺。
胡大勇瞪圓了雙眼,敵兵猙獰的麵容衝了上來。
他喉間迸出一聲炸雷般的暴喝:“殺——!”
盾牌狠狠砸進敵陣,右手長刀掄圓了劈下。
第一刀斬在鎖骨上,發出令人牙酸的“哢嚓”聲。身旁的第二刀直接捅進了韃子的胸膛。滾燙的鮮血噴濺而出,在烈日下劃出一道紅霧。
“長生天保佑!”韃子聲嘶力竭地吼叫,“殺光這些南人!”
胡大勇頂著盾牌繼續前突,硬生生撞開一道缺口。
四周仿佛沸騰的血池,斷骨與碎肉在腳下咯吱作響。
“一個不留!”
胡大勇抽出刀來,本能地側身,帶著小隊撞向另一波敵兵。
有溫熱的液體濺進嘴裡,帶著鐵鏽般的腥鹹。
自古以來,影響冷兵器作戰勝負的因素,除了裝備優劣,最根本的差異在於兩點:
一是精神意誌。
二是組織能力。
林川凝視著戰場,思緒卻穿透了眼前的廝殺。
他明白,冷兵器時代的戰爭本質與現代戰爭並無二致,都是組織力與意誌力的較量。
個人的武勇在嚴密的組織麵前,根本不值一提。
隻是絕大多數軍隊將官意識不到這一點。
即使是在戰鬥力強悍的鎮北軍之中,依舊以武力為尊,崇尚個人能力。
甚至有很多將官會鼓勵軍中鬥毆,以為兵卒們隻要有敢打敢殺的性子,就能訓出一支勇往直前的隊伍。
他們不懂所謂的“意誌力”到底是什麼。
真正的強軍不在於培養多少以一當十的勇士,而在於建立一套能讓普通士兵發揮出超越個體的戰鬥體係。五人一伍,就是一個能夠獨立作戰又相互支援的戰鬥單元。這不是簡單的數字疊加,而是通過嚴密組織實現的戰力倍增。
而精神信念,就是讓每個士兵都明白為何而戰,為誰而戰。
唯有如此,才能激發出超越生理極限的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