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車上。
堅固的木製框架中,二十門風雷炮整齊排列,五門一排,共四排。
每一門炮都被牢牢固定在特製的卡槽裡,炮口上揚。
而且,從框架下麵的卡槽來看,很明顯,也是可以調節角度的。
“王貴生!”林川繞著大車轉了一圈,驚訝道,“你是怎麼想到這個點子的?”
“回大人!”王貴生恭敬地答道,“小的負責風雷炮木身的製作,聽戰兵兄弟們說,這炮好用是好用,就是一次隻能扛一支,小人就想著,可不可以用車拉……隻是小的想不出來裝在車上的法子,還是大人讓小的做重弩的改造,小的突然想到,重弩可以裝在手推車上,那就可以裝在大車上,而風雷炮……也就自然做出來了……”
“妙啊!妙啊!”林川哈哈大笑。
王貴生撓了撓頭:“這排列的方式,還是南宮先生指點小人,說可以像排簫那樣排……匠人兄弟們,也都出了主意!”
“好!好一個群策群力!”林川大喜。
這些看似簡單的改造,不需要什麼驚天動地的發明,卻能讓鐵林穀的軍事實力實現了質的飛躍。一輛普通的運輸馬車,就這樣華麗變身為移動的“火箭炮”發射平台。
關鍵是,這個王貴生竟如此敢想敢乾,正是鐵林穀最需要的人才。
“王貴生!”林川拍著木匠的肩膀,“從今日起,你就就帶著這幾個匠人兄弟,專門負責軍械和工具的升級改造,有什麼新點子儘管提!一旦采用,都有賞!!”
“多謝大人!!”眾人大喜過望,齊齊跪下磕頭。
……
“懷瑾,我有個想法……”
林川急急地找到南宮玨,把自己的思路講給他聽。
南宮玨聽了林川的想法,激動不已。
當即提議道:“大人此策,不妨命名為’革新榜"。”
林川一愣:“革新榜?”
南宮玨點點頭:“對!可將榜文張貼各處,凡有能改進工藝、改良農具、提升收成等創新之策者,皆可揭榜獻計。一經采用,按其價值給予重賞。”
“妙!正合我意!”林川大笑道。
“大人!”南宮玨神色肅穆,後退一步,竟撩起衣擺就要下跪,“大人此策,不分貴賤,唯才是舉,請受懷瑾一拜。”
林川連忙上前扶住:“懷瑾且慢!說來慚愧,這個想法還是受你啟發。”
南宮玨疑惑道:“大人此言何意?”
“若非你指點王貴生,將風雷炮如排簫般陣列布置,我又怎會想到這懸賞求賢的法子?”
“照大人這麼說,懷瑾豈不是立了大功?”
“何止是大功!”
林川大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
“簡直是功不可沒!當重賞!”
“多謝大人!”
林川心中感慨萬千。
從一開始在鐵林堡帶二十來個兵,到如今鐵林穀三千多人,這才過去了將近半年的時間。
連他自己都感覺太快了!
快得有些不真實。
可形勢在推著他往前衝,容不得他絲毫猶豫。
韃子環伺,府軍腐敗,鎮北王與西梁王又明裡暗裡鬥爭,就連鎮北軍十六衛,彼此之間也不是鐵板一塊。
對大乾王朝,林川始終找不到歸屬感。
但每當看到這片土地上辛勤勞作的百姓,看到他們眼中重新燃起的希望,他的心中就會湧起一種莫名的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