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此時此刻,易劍達才清楚看清楚了張瑋海的目的,隻是...他渾身的汗毛都已經豎了起來!
張瑋海要借永勝鎮事件引爆整個北湖官場!
用他兒子當導火索,把反腐案反轉成政治陷害,再拋出空降乾部的黑料,屆時本土係高舉‘反腐’大旗,反倒能逼得書記派和空降係自斷臂膀!
各派係默認可爭奪副職崗位或邊緣部門,但核心職位需經‘山頭會盟’協商。
打個比方,張瑋海默許空降係王振國任市紀委書記,那公安係統必須由本土係掌控,這是潛藏在這座火山之下的潛規則,所有人都得遵守這個潛規則!
即便鬥爭失敗,也要給對方留退路。
易劍達兒子事發後,本土係會安排主動辭職而非雙開,保留易家日後複起可能。
當然,基本上他們是起不來了,但明麵上必須得留退路!
而在利益置換方麵,新入局者需繳納‘保護費’,例如陳知行若想安穩執政,需將保稅區部分項目交給本土係關聯企業。
且,各派係心照不宣互相握有把柄,形成一種恐怖平衡,誰先掀桌就同歸於儘。
規則建立起來之後,就不允許任何人有越矩的動作,所以,越界者,死!
刑不上大夫的潛規則之下,本土係必然發動輿論,通過‘年輕乾部作風粗暴’等名義向省委施壓其調離。
真正讓易劍達毛骨悚然的是,如果張瑋海的這次反撲失敗,本土係將集體切割!
而那時候,被放棄的,必定是他這位常務副市長,而非張瑋海這位有前途的市委副書記、市長!
當然了,在潛規則之下,還有漂浮在水麵上的終極法則。
1、引發群眾大規模上訪、群體事件。
2、驚動中央巡視組。
一旦觸犯這兩條,那麼各派會迅速達成臨時同盟,拋出幾個替罪羊平息事態,保住核心利益!
上麵隻要沒有明確目的,一切都還是有的談的。
無論什麼時候,維穩才是第一要素!
“十分鐘之前,今天剛上任的公安局局長賀逸陽以及市紀委王振國帶著各自的人前往北榮市,這背後應該有黎明的授意。”
“我估摸著,他想借這件事情來打壓龍江的本土一係,但他應該沒想到我會掀桌子。”
......
與此同時,永勝鎮。
陳知行也沒有想到他的一番動作激化了本土一係、空降兵、書記派三座山頭的核心矛盾。
而他現在正坐在鎮政府外麵的水泥廣場上,麵前擺著兩張桌子。
他和孫銘一左一右坐在桌子後,鎮乾部則是站在兩邊,一個個低著頭不敢抬頭。
鎮政府的四套班子都站在兩邊,陳知行和孫銘坐在中間。
而跟隨著他們過來的市委大秘和市府辦主任杜雪柳則是站在兩人的身後,手中拿著筆記本,準備記錄問題。
這感覺...就好像是古代縣太爺升堂的時候差不多,如果再給兩邊的鎮乾部配上一根棍子的話。
而不遠處,從兩邊過來的鎮子村民,很快就出現在了眼中。
杜雪柳感覺...喪屍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