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2日,幣製改革宣告失敗。
同年11月5日,曾可達自殺。
蔣經國在很久以後才收到曾可達留下的信。
王蒲忱把信交給他的時候,他隻隨手放在桌上。
當時王蒲忱用訝異的目光盯著他,問他怎麼不看。
平日裡的王蒲忱是斷然不會這樣質問彆人的。
蔣經國記得自己當時說,人都沒了,看這個有什麼必要呢。
然後王蒲忱一言不發的離開。他離開後,蔣經國也沒有再去看桌上的信件。
直到要動身到台灣的那天,蔣經國才拿起那封書信。
先前他一直沒有拆開看,開始是害怕。怕信上是曾可達埋怨他這個一直以來作為那麼多人的信仰領袖的人也無能為力,怕他怪他讓他一個人繼續走下去。後來,是真的忘了。或者說是不願再去想。
可最後要離開的時候,卻總希望能有他的東西陪著。
其實直到幣製改革失敗了,他都是希望能和曾可達繼續共事的。
以前兩個人一起談政治的時候,曾可達總說他手段太過淩厲,說他不通人情。可最後,最狠心的,卻是他。
那時自己讚他是為達信念,不畏生死。
他做到了。
若不可達,唯死而已。
蔣經國歎了口氣,最後還是沒有拆開信。到了現在這個時候,他也說不清自己到底為什麼不願意直麵曾可達最後留下的話。
留給自己的話。
離曾可達走的那天也有半年了,那天他舉槍的時候還是飄雪的日子。現在的窗外,卻是芳草遍地。
或許也應該放下了。然後繼續自己的計劃,繼續堅持自己的信仰和主義。畢竟什麼事情都已經過去了。
他也的確是這樣做的。
到了台灣以後,他努力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忙。好像這樣,就真的可以忘記那個人。
1975年,蔣介石去世。
蔣經國開始接手台灣的全部事物。
有一天晚上,他心血來潮,想要看看曾可達到底留給了他什麼話。
他有些顫抖地拆開信封,裡麵僅僅40個字而已。一首五言,方方正正的字體讓他突然信服了老祖宗留下的那句字如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