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朕的銀礦!!可彆挖沒了啊!”明朝的皇帝有一個算一個,殺氣騰騰的看向海上。
“倭國私藏銀礦,誅十族!”
敢殺朕的後人,就得做好承擔後果的準備!
【好了,言歸正傳,不說這些晦氣的東西了,還是說說咱們英明神武的二鳳吧!】
【唐朝的是實行均田製和租庸調製。】
{id秦始皇嬴政:這兩種政策具體是什麼樣的?}
{哇哦,政哥!}
{前排合影!}
{原來不止我一個隻知道名字不知道內容啊!笑哭.jpg}
{我也是!}
{我也!}
【既然有人問了,那我就大體的說一下吧!】
唐欣欣看著屏幕上飄過去的威武霸氣的黑龍。
【均田製是將無主土地按人口數分給百姓耕作,耕種一定年限後就歸個人所有,這肯定了田地的占有權,並且在一定程度上鼓勵人們開墾荒地,有利於恢複耕種。】
【租庸調製則是規定不論家裡有多少田地,都按人丁繳納相應的賦稅並服一定的徭役。】
【這兩者相相輔相成,這裡也要說一下壞處,均田製如果失敗了,租庸調製也會隨之失敗。】
【前麵我們講秦始皇的時候說過,不管是什麼土地製度,因為人的貪欲最終都會走向土地的私有。】
【均田製也不例外,但是人人都能擁有土地就是均田製的本質和租庸調製的基礎,所以後期到了唐玄宗時期,這兩種政策已經推行不下去了。】
【通常朝代最多不超過三百年的原因也是這個,王朝初年,土地均分給百姓,經過兩三百年的土地買賣和土地兼並,百姓沒有了土地,活不下去了,就到了王朝的末年。】
【當然也有皇帝本身的原因,所以有的皇朝時間長,有的就短。】
{所以二鳳的民貴君輕的思想就很正確!}
{你看你對百姓好,百姓活得好,王朝才能長久!}
{確實,古代的百姓要求很少,能夠吃飽穿暖他們就很滿足。}
{隻要讓百姓過得好,他們才不管誰做皇帝!}
【經濟上,唐朝也是很開放的,唐朝是為數不多的鼓勵經商的朝代。】
【很多的朝代都覺得應該以農為本,為此都實行重農抑商的政策,好像覺得大家都不去經商,然後就能有更多的人去種田。】
【其實完全不是這個樣子,商品的流通可以讓生活更加幸福,而百姓們通過行商把自己手中用不到的東西換成自己需要的東西,商業活動也可以提供大量的就業。】
【當百姓們沒有了田地或者田地的產出不足以養活自己的時候,這就是很好的謀生手段。】
【其實所有的朝代都知道商業是很賺錢的,很多官員家中都有店鋪,隻不過這個權力,沒有開放給百姓而已。】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行商需要到處跑,對於古代人來說,統計人口就變得很不方便。}
{哇,大佬來了!}
{恭迎大佬!}
{大佬會說就多說!}
{咳,不是大佬,隻是有點見解。}
{大佬還有嗎?掏口袋.jpg}
{還有就是容易有違法行為出現,比如傳遞消息啊,奸細入城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