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清朝的粉絲啊,這種情況你們怎麼看?}
{清粉隻能說,我們喜歡的隻有前麵幾位後麵的彆來沾邊!}
{慈禧老妖婆一通操作猛如虎,後世誰還想姓這個姓氏啊!晦氣.jpg}
{慘,清粉實慘。}
{哼,壓榨中國的賣國賊有什麼可喜歡的,還得看我們大明!}
【咳咳,咱們現在看諸葛亮和劉備了,與咱們主題無關的就先不說了哈!】
唐欣欣抹抹不存在的汗水,趕緊出言阻攔。
真驚險,明粉和清粉的掐架還是日常這麼激烈啊。
清朝的皇帝們破防了。
怎麼回事,他們的後代連姓氏都不要了?
這算哪門子的子孫後代!
他不承認愛新覺羅,他們還不想要這麼個不肖子孫呢!
除族,統統除族!!
三國時期的劉備則是向著諸葛亮拱手,打趣道:“哎呀,多虧了孔明,吾才能有這般鼎盛的香火啊!”
諸葛亮連連擺手:“主公折煞亮了,亮不過是主公的臣子,何德何能領受此功。”
“孔明未來想必為我大漢儘職儘責,‘鞠躬儘瘁死而後已’,單這一句話就能知曉孔明的辛勞。”
劉備覺得,就這一句,彆說香火不如諸葛亮,隻要能夠完成光複大漢的理想,無人祭祀於他也未嘗不可。
漢朝的皇帝們有一個算一個,都死死的盯著那個“漢”字。
怎麼回事,這次還是我大漢的皇帝?
不對啊,三國,朕的大漢裂開了?
【這座漢昭烈廟共分三部分,最前麵的是第一部分,在這裡我們第一個看到的就是這座碑亭了。】
【裡麵的是《蜀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這是唐代的時候立起來的,鐫立於唐憲宗元和四年,上麵的碑文是唐代的文學家、七朝元老裴度寫的,字則是有著“顏筋柳骨”之稱的唐代著名書法家柳公權的兄長柳公綽寫的,刻碑的工匠則是當時蜀地名匠魯建。】
【文、字、刻都是名家所作,所以被稱為三絕碑!】
【上麵除了碑文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古代文人遊覽這裡的感想,叫做“跋語”,可惜的是,碑的下麵因為時間和風霜雨雪的侵蝕,都是後來再次雕刻的。】
【這篇碑文中,裴度說諸葛亮同時具備“事君之節”“開國之才”“立身之道”“治人之術”,對諸葛亮的評價真的是無比的高!】
【另一邊的石碑則是明嘉靖年間立起來的,上麵主要記載了武侯祠的變遷,這座碑的底座是龍生九子之一的霸下,也叫做贔屭,這霸下的頭都被摸得鋥亮了!】
【往前走,這裡是漢昭烈廟中軸線上的第二道門,門上的匾額寫的是明良千古,明就是指明君劉備,良指的被供奉在這裡的所有的蜀國的忠良之臣。】
【再往前走就是漢昭烈廟的主體——劉備殿,也就是祭祀劉備的地方。】
【劉備的塑像是整座廟中最高大的塑像,全身貼金,劉備殿左右的東西偏殿中供奉的就是關羽和張飛了。】
【右邊有十四位文臣的塑像,左邊是蜀漢的十四位武將,這樣劉備正好坐在正中間,就好像他仍舊在這個地方上朝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