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天下但凡有點野心的或者跟老劉家沾點邊的,都想弭平兵禍,重新一統天下。】
【劉備年少時是不喜歡讀書的,他家是漢室宗親,家族雖然沒落,但在當地還有點影響力,年少求學時的劉備更喜歡音樂華服,學問嘛,應該是沒有好到令人稱讚的地步。】
【劉備從小就喜怒不形於色,喜好結交豪強,能夠善待彆人,東漢末年的亂局讓劉備也有一顆想要光複大漢的心。】
【劉備幼年喪父,等他的祖父也去世,他家就真的一點官職都沒有了,既沒人又沒錢,家族些微的影響力和學識,並不足以支撐他的光複大漢這個夢想。】
【《三國演義》中描述劉備在賣草鞋的時候遇見了關羽和張飛這兩員猛將,三人還在桃園進行了兄弟結義。】
【為了能夠光複大漢,劉備先後投靠過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多個諸侯。】
【他始終堅持以德服人,再加上漢室宗親的光環,名士們都被他的德行折服,劉備起初雖然沒有屬於自己的地盤,但是仍舊積極的拜訪名士,逐步擴大的自己的影響力,為自己的理想打基礎。】
【這些名士中最出名的當然就是我們的臥龍先生諸葛亮了。】
【我們先來說說劉備的求職之路。】
【黃巾之亂時,二十四歲的劉備投身軍中,以軍功成為了安喜縣縣尉,劉備得了這個官職相當高興,隻可惜,雖然劉備很努力的治理這個地方,但是朝廷一句話,就讓他的努力化為了烏有。】
【朝廷出台新政策,不想讓有軍功的人當官了!】
【劉備乾得再好,也隻能選擇卷鋪蓋滾蛋,不過他並不隻是被辭退這麼簡單,他在離開之前把自己的上司打了一頓。】
【原因是朝廷派遣督郵來收回官職,劉備本想麵見督郵想辦法保住自己的職位,沒想到督郵根本不搭理他,劉備一氣之下,把人給打了。】
【這次劉備相當於不僅沒有求職成功,反而惹了禍,隻能另謀出路。】
【後來劉備又去投靠了自己少年時的好友公孫瓚,他在公孫瓚手下屢次立功升遷,成為了平原國相,後來率兵前往救援徐州,對抗曹操,徐州牧陶謙很認同劉備的才能和品德,在病逝之際,將徐州托付給了劉備。】
【劉備就此當上了徐州牧。】
【好景不長,袁術又來攻打徐州,劉備戰敗,徐州丟了。】
【劉備不得已之下想要與呂布結盟,呂布答應得挺好,結果兩人剛對抗完了袁家,轉頭盟約就破裂了,呂布反手背刺了劉備一把。】
【呂布反過來去打劉備了。】
【劉備再次戰敗,丟了地盤的劉備決定去投靠曹操。】
【雖然之前兩人是敵人,但是曹操當時好像也挺欣賞劉備的,不僅沒有公報私仇,還積極收留了劉備,給了劉備糧草,讓他做了豫州牧。】
【曹操覺得劉備算得上是個真英雄,兩人喝酒的時候,曹操曾經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這句誇讚,劉備可不想要!】
【這句話,很明顯的說出了曹操的野心,他並不想隻是單純的當一個丞相,而是想要坐擁天下,稱帝。】
【劉備當然是不願意漢室傾覆的,於是劉備毅然反叛了曹操。】
【曹操名為丞相,實則是掌控朝政的權臣,天下人都知道這事兒,所以劉備一反叛,很多郡縣都紛紛響應,短時間內就給劉備湊了個軍隊出來。】
【隻可惜曹操畢竟占了正統大義,掌握著大漢的權柄,縱然劉備這次聯合了袁紹,最終還是沒能抵擋住曹操的大軍。】
【劉備戰敗,前往荊州投靠了劉表。】
【從姓氏就能看出來,劉表也是漢室宗親,劉備在荊州任職期間,積極的禮賢下士,拜訪名士,為自己將來逐鹿天下做準備。】
【也就是這個時候,劉備的天命之臣,咱們蜀漢最閃亮的一顆星,臥龍先生諸葛亮,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