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亂武!}
{最會審時度勢的人!}
{傷天和不傷文和!}
{心如止水!}
{與世無爭!}
{封妻蔭子,封侯拜相!}
{開啟了三國戰亂的男人!}
曹魏陣營的人目光嗖的射向了賈詡。
賈詡居然也在?這家夥雖然也會向曹操獻策,但是感覺很邊緣化,好像沒有那麼引人注意啊,這家夥竟然能排在荀攸之上!
好啊,藏拙?
賈詡隻能尷尬的笑笑,默默彎了彎腰,試圖縮減身體,把自己藏起來。
這個叫陳壽的小子太可惡了,怎麼什麼都往上寫!他都這麼低調了,怎麼還被人寫進曆史了啊!
還當大官,封妻蔭子?天知道,能滋潤的活著就是自己的畢生理想啊!!
【賈詡可可以說是整個三國時期,最會保全自己,也最會職場哲學的人。】
【賈詡早年因病辭官,回家鄉時正好遇見氐族叛亂,氐族殘暴,正好捉到了賈詡,賈詡知道當時的太尉段熲威震西土,氐族很是懼怕他,便謊稱自己是段熲的外孫,果然氐族根本不敢動他,乖乖的把他放走了。】
【賈詡在整個三國時期第一次現身人前,是董卓死後的長安之亂,這個時候的賈詡跟當時的李傕、郭汜是同僚。】
【董卓死後,長安中的各個世家都開始爭權奪利,刺殺董卓的主謀司徒王允更是著手開始清洗董卓的勢力。】
【長安這個時候其實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穩定的,畢竟有人穩著大局,這樣下去,王允說不定就是那個繼續把持朝政,維持漢室江山的人。】
【李傕、郭汜、賈詡都是董卓曾經的部下,都在清洗範圍內,李傕、郭汜雖然有點野心,但是他們根本沒有膽子和朝廷對抗,便打算直接跑路。】
【賈詡覺得這樣下去,長安越穩定他們越可能被找到殺掉,並且賈詡應該也不想成為逃亡的人犯,所以,賈詡邊勸著手中有兵的李郭二人叛亂,勸說他們繼承董卓的遺產,於是長安之亂爆發。】
【賈詡的計策很成功,賈詡本人也成為了漢朝的尚書,但之後李傕、郭汜、樊稠三人共同執政,爭權奪利,賈詡從中斡旋,朝政穩定了一段時間。】
【好景不長,賈詡被段煨忌憚,最終辭官跑路了。】
【而後賈詡投奔了張繡,成為了張繡手下的謀士,張繡在賈詡的建議下,兩次擊敗了曹操。】
【後來,袁紹想要拉攏張繡,張繡本想答應,卻被賈詡一口拒絕。】
【賈詡認為袁紹多疑且兵強,他們過去不僅不會受到重視,可能還會受到打壓和排擠,如果要投降,那應該投降曹操,曹操勢弱且求賢若渴,必然會接納他們。】
【果然,曹操高興的接受了張繡的投降。】
【後來,曹操強納張繡的嬸嬸,又重金賞賜張繡手下的第一大將胡車兒,張繡和賈詡都覺得心中不安,怕曹操奪了軍權之後殺了他們,於是賈詡向張繡進言,先下手為強,張繡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