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當時的敵人,除了曹操和劉備之外,東吳腹地的山越人也是他們的心腹大患,山越人時常騷擾東吳各地,使得東吳苦不堪言。】
【所以,東吳的兵力除了要應對曹魏和蜀漢,更重要的是打敗山越,畢竟攘外必先安內,平定了山越,才能有精力去對付外敵。】
【陸遜在軍事上十分有才能,領兵打仗很有一手,先後平定會稽和鄱陽,立下大功。】
【陸遜一生獻策很多,都能夠使得東吳獲得勝利。】
【第一策:建安二十二年,陸遜建議孫權擴充軍隊,挑選精銳以備戰山越,孫權聽從,同年,曹操策反費棧,鼓動山越鬨事,陸遜率兵前往平叛。】
【陸遜的兵馬遠遠少於費棧,但是陸遜並沒有氣餒撤兵,而是用了多插旌旗牙幢、分布鼓角等疑兵之計,擊破費棧,大獲全勝。】
【第二策:建安二十四年,劉備以關羽為大將,發動了襄樊之戰,陸遜利用了關羽驕傲自大的弱點,在給關羽的信中表達了自己對關羽的仰慕和懼怕,越發助長了關羽的驕矜,使得關羽越發輕視東吳和陸遜。】
【與此同時,陸遜還讓呂蒙裝病麻痹關羽,最終關羽將防備東吳的兵力調走狙擊曹操。】
【陸遜見此,借機出兵打敗了關羽,關羽也正是死於這一戰。】
【第三策:黃初二年,劉備為給關羽報仇,不顧眾人的勸阻發動了夷陵之戰,此戰中蜀軍頻繁挑戰,但是陸遜都很沉得住氣,並沒有出戰,後來,劉備設置了伏兵引誘吳軍,也被陸遜識破。】
【劉備放棄水戰以步兵應戰,讓陸遜看到了勝機,一把火燒了劉備的軍營,擊敗劉備,這邊是火燒連營。】
【第四策:劉備兵敗逃亡白帝城,孫權本想趁勢進攻蜀國,一舉拿下蜀漢,但是卻被陸遜勸阻。】
【陸遜認為,如今劉備雖敗,但是東吳也有損失,相比於兵困馬乏的去打蜀漢,他們更應該提防曹操趁機進攻東吳。】
【不久曹魏果然出兵,東吳由於有陸遜的提醒早做準備,並沒有讓曹軍找到進攻的機會。】
【之後,孫權想要征戰夷洲和遼東,問詢陸遜的意見,陸遜反對,認為此時東吳應該“宜育養士民,寬其租賦”,但是孫權沒有聽,結果果然無功而返。】
【陸遜的領兵能力堪稱一絕,內政上也絕對不差。】
【陸遜追隨孫權不久,便被派往海昌做縣令,海昌連年旱災,陸遜開倉賑災,組織百姓生產自救,最終緩解了災情。】
【在治國上,陸遜主張輕刑便民,仁政治國,以保民為要,要少動乾戈。】
【陸遜也為東吳發掘和培養了很多的人才,比如呂岱、全琮等人,都是陸遜提拔培養的,之後還重視文化教育,多次向孫權進言,建議東吳應該重視人才培養。】
【這樣雙管齊下,才讓東吳有了源源不斷的人才,也讓東吳形成了重視文教的傳統。】
【陸遜還主張提拔人才應該以才學為要,身份背景都不應該成為考慮的原因,因為這件事還得罪了全琮,但這也看出了陸遜的深謀遠慮。】
【後來,吳蜀兩國恢複建交,陸遜也是和諸葛亮通信外交的主要負責人。】
【除此之外,陸遜還是孫權給自己的皇子們找的老師。足可見陸遜的才學。】
【陸遜在看人方麵也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
【這個咋說呢,總覺得謀士們在看人上都很有一手,陸遜在這方麵當然也很厲害。】
【會稽太守淳於式上奏狀告陸遜,陸遜不僅沒有生氣,反而向孫權提到淳於式是個好官。】
【後來,陸遜見到了暨豔和諸葛恪,他認為這兩人日後必然沒有好結局,果然這兩人都死了,他還寫信勸了楊穆離開自己的弟弟楊竺,果然,楊竺惹禍身亡。】
【陸遜為人正直嚴厲,厲行節儉,一生做過大都督也做過丞相,在內政、外交、軍事、教育等方麵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是標準的能夠出將入相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