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曹操麾下的將士們,有一個算一個都去抓人了,本來還滿滿當當的大殿,人直接少了一半。
“司馬懿,我倒要看看你還能做出什麼來,不過單這兩件,你的家族就該在這裡消失了,我現在不會殺你,直接殺你太便宜你了,我要你生不如死!!”
司馬懿兩眼發直,絲毫沒有言語,隻是呆愣愣的給曹操磕了個頭。
三國時期的所有人都震驚了,之前雖然說了《三國誌》的作者陳壽既是蜀國人,又是西晉人,他們還以為是曹魏統一之後換了國號,沒想到竟然是直接換了個皇帝!
“司馬家?嗬,沒想到司馬家還有這種野心啊!”劉備和孫權眼中的寒光一閃而過。
【接下來也就是咱們的第一名,千古第一奇才,諸葛亮,諸葛丞相!】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琅琊陽都人,是的,沒錯,這個地方也是山東的古都,咱們的諸葛丞相是山東人哦!】
【諸葛亮年少喪父,跟隨叔父諸葛玄在荊州生活,諸葛玄死後,諸葛亮自己在南陽耕種讀書。】
【青年時期的諸葛亮,對自己的才學十分自信,認為就算自己不去自薦,也一定會有主公慕名而來招攬他。】
【在諸葛亮二十七歲那年,他一直心心念念的能夠自己找來的主公終於出現了,這就是劉備。】
【劉備為了能夠請到諸葛亮,可是足足來了南陽的這個小草廬三回,這才打動了咱們年輕氣盛的臥龍先生。】
【二者一見麵,堪稱是火星撞地球,真真是看對眼了!】
【諸葛亮覺得劉備三次來拜訪他,態度也很誠懇,於是答應了見麵,而兩人一見麵,咱們的孔明大大就直接給劉備放了一個大招,這就是蜀漢奪取天下的謀略——《隆中對》。】
【在諸葛亮的《隆中對》的規劃中,劉備應該東和孫權,北拒曹操,先占據荊州和益州,隨後以這兩地為根據地,三足鼎立,謀取天下。】
【《隆中對》是整個蜀漢的指導思想,也是劉備對諸葛亮驚為天人的開端。】
【《隆中對》可以說是凝聚了諸葛亮對於整個天下大勢的評估預判和構想,而劉備,就是能夠實現這個構想的人。】
【可惜的是,孔明大大算儘天下,卻沒料到人心易變,劉備奪取益州還挺順利,可是荊州劉備占據了四個郡是遠遠不夠的,隻能向孫權再借了一個。】
【之後雖然孫劉之間進行了聯盟,但是很明顯,孫權看出了《隆中對》的策略,再加上劉備的一個郡原本就屬於東吳,孫權當然不想《隆中對》真的實現。】
【孫劉聯盟破裂了,關羽戰敗,丟了荊州,這使得《隆中對》的規劃,開始偏離。】
【之後,法正提出占據漢中,其實也是對於《隆中對》的一個補充和修正,荊州已經丟了,那就隻能想個辦法,再找一個根據地。】
【漢中正是最合適的那一個。】
【法正能夠順利的跑到劉備麾下,也是諸葛亮勸說了劉備要把握機會。】
【諸葛亮是劉備麾下跟隨最早的軍師之一,所以,劉備很多的戰略計劃,都有諸葛亮的參與。】
【咱們的丞相大大是個文武全才,技能點點滿,既能處理內政,又能領兵打仗,在藝術和發明創造上也很有一套的人。】
【政治上,諸葛亮提倡廉政,並且以身作則,讓整個蜀漢的政局氛圍都十分的廉潔奉公。】
【軍事上,咱們的丞相大大,善於治軍,治軍時軍紀嚴明,賞罰分明,甚至對自己的士兵們提出了明確的道德要求,這些要求包括了“勇、廉、平、忍、寬、信、敬、仁、忠”等,而對於違反了道德要求的人,也同樣提出了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