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公主希望房家的爵位能給房遺愛,因此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她誣陷房遺直“無禮於己”,也就是說房遺直非禮她。】
【這個主意實在很爛,但是也無比精準的打中了房遺直的七寸,隻要這個罪名成立,房遺直必死無疑。】
【這件事果然引起了唐高宗李治的高度重視,當時的權力基本上都掌握在長孫無忌等貞觀舊臣的手中,所以李治也隻能派長孫無忌去調查這件事。】
【長孫無忌大權在握,但是他仍舊對某些人懷有戒心。】
【這些政敵都有誰呢?這不巧了嗎?房家就是其中之一!】
【李世民的宰相很多,這些人其實也涉及到了皇位之爭,當初李承乾被廢,剩下的嫡子可是有兩個,李泰和李治,長孫無忌堅定不移的站在了李治的身後。】
【另一邊,身為宰相的房玄齡卻放任自己的兒子房遺愛與李泰交好。】
【高陽公主的誣陷讓長孫無忌意識到,自己得到了一個絕妙的機會,一個可以鏟除政敵的機會。】
【長孫無忌能力還是很不錯的,很快他便查清了,這件事情不過是誣陷,但是這件事情卻並沒有到此結束。】
【隨著案件的進展,長孫無忌發現高陽公主曾經讓掖庭令陳玄運觀察天象,暗中占卜皇宮吉凶。】
【凡是跟皇宮有關的事情都極為敏感,長孫無忌抓住這一點開始大做文章,很快,一大批的勳貴和宗室都被牽扯了進來。】
【薛萬徹愛發牢騷,曾跟房遺愛說過若是國家有變,願奉司徒荊王元景為主,這裡的元景指的就是唐高祖李淵的第六子李元景。】
【揪著這事不放的長孫無忌,成功的把荊王李元景,柴紹的兒子柴令武以及被李世民列入儲君之位考慮過的吳王李恪等人都牽連了進來。】
【長孫無忌結案的時候,這些人基本上都被殺了。】
【唐高宗李治在朝堂上想要保住這些人,向大臣們求情,但是卻發現朝堂上的人都是長孫無忌的親信,他這個皇帝說話根本不管用!】
【不過也有說法是,李治是在借長孫無忌的手排除異己,這些不隻是長孫無忌的政敵,也是高宗李治的政敵。】
【但不管怎麼說,這件事都是長孫無忌一手操辦的,若李治真的有這個心思,隻能說李治的心智無敵了,他將長孫無忌這種老狐狸都算計了!】
【這件事幾乎清理了朝堂上最後的貞觀舊臣,江夏王李道宗、駙馬督衛執矢思力、薛萬備等都被牽連,被判流放。】
{房遺愛,千古綠帽王!}
{?樓上細說!}
{《資治通鑒》和《新唐書》都記載,高陽公主跟辯機偷情!}
{唐太宗李世民知道了還把辯機給殺了。}
{辯機跟高陽公主還能扯到一塊去?}
{北宋是這麼說的,但是辯機實際上要比高陽公主大了十幾歲的樣子,應該是子虛烏有的。}
{不是還說高陽公主不願意她爹管著她,就連唐太宗去世都沒有很傷心嗎?}
{就憑她用自己的清白誣陷房遺直,這件事,我信了!}
貞觀年間。
凡是被提到的人,目光都射向了長孫無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