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不由自主的看向了自家十三弟,胤祥也剛好看向自家四哥。
確認過眼神,是打不過的人!
胤祥的武力值雖然在兄弟們之中也是排行比較靠前,但是架不住兄弟多啊!
光是一個大哥和三哥就能打過他了!
胤祥摸摸鼻子,年輕的臉龐閃過一抹不好意思:這個場子他實在是沒法替自家四哥找回來!
自從大家不再奪嫡之後,朝堂上的氣氛都變好了。
就連大臣們都敢看他們這些皇阿哥的笑話了!
兄弟們動不了,但是天幕,能不能不要再提他的那些拉胯的軍事了?他已經在改了!
康熙心道:哼,胤禛這小子,還是被練的輕!他們大清可是馬背上打天下的,怎麼能有這麼一個不成器的皇帝!皇子也不行!一點都沒有他的風采!練!狠狠的練!
宋太祖時期。
趙匡胤覺得之前的那韃子皇帝插手前線的軍事就已經很離譜了,沒想到自己家也出了一個外行指導內行的!
看天幕的意思,這趙光義乾的事情,比起那位韃子皇帝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可是趙光義都不在前線,還能怎麼插手軍務啊!趙匡胤的眼中閃過一絲困惑。
【友友們不要著急,我們馬上就要說到這邊了。】
【趙光義不傻,所以趙光義也不是高梁河結束之後,就立馬決定要北伐的。】
【麵對著遼國的侵擾,趙光義也是想了辦法的,那個時候的華夏大地上,除了北宋和遼國之外,還有其他的國家存在,比如說韃靼、定安、女真、高麗等國家或部族。】
【國家之間是存在競爭的,所以趙光義一邊組織軍隊對抗遼國,一邊派人聯絡韃靼、定安、女真、高麗等國家,想要跟這些國家一起聯手對抗遼國。】
【後來,趙光義從雄州知州賀令圖的口中得知,遼國最近換了個小皇帝!】
【小皇帝啊,主少國疑,遼國內部不穩,朝政動蕩,趙光義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
【所以趙光義決定再次組織一波北伐,史稱雍熙北伐。】
【但是之前趙德昭的擁立事件,也讓趙光義覺得軍中的將領們不是很可信。】
【那麼既然這些人不可信,什麼人可信呢?當然是趙光義自己親自挑選的心腹。】
【雍熙北伐是在高梁河兵敗之後的第七年提出的,北宋經過了高梁河之戰和這些年來遼國的侵擾對抗,軍隊的實力還沒有完全恢複。】
【再加上這次的雍熙北伐,完全是趙光義聽說了遼國孤兒寡母的小皇帝的情況時,一時熱血上頭決定的,北宋根本就沒有做好再次進行北伐的準備。】
【所以很多文官都非常反對,但是反對也沒什麼用啊,趙光義這個人非常的固執,他決定的事情,很難改變。】
【尤其是他認為此時正好是進攻遼國的絕好時機,北宋一定會獲得勝利,所以這次誰來勸都不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