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眼中,秀子哥都是一個比較仁善的皇帝,但實際上,能夠從屍山血海中走出來話順利建國的劉秀,其實手段也很淩厲。】
【劉秀鑒於西漢時期吏治的腐敗情況,所以決心在開國後一定要好好整頓吏治。】
【雖然劉秀的名聲很好,但是他對於官員們的要求其實非常的嚴苛。】
【有時候甚至到了嚴苛到苛刻的地步。】
【官員們犯一點小錯誤,都可能受到劉秀的嚴厲懲罰。】
【尤其是那些身在洛陽的高官們,他們跟劉秀日日相處,犯過什麼錯都清楚的呈現在劉秀眼裡。】
【比如當時的大司徒伏湛,他曾經在高廟看到了河南尹和司隸校尉發生爭執,但是卻沒有把這件事報告給劉秀,劉秀知道後非常生氣,直接將他罷官了。】
【大司徒韓歆,多次直言進諫,估計是說的不怎麼好聽的,所以也被劉秀罷官了,這還不算完,咱們秀子哥罷官了都沒放過人家,還不停的責備韓歆,最終韓歆自儘了。】
【大司徒戴涉向劉秀舉薦了一位官員,這位官員官至太倉令,結果這位官員犯了錯,劉秀就把這位舉薦人給想起來了,直接把戴涉下獄,戴涉也是死在了監獄中。】
【如此這般,因為一點小錯就被罷官的三公不在少數,很多人都因此丟了性命。】
【劉秀對於官員們的嚴苛,也讓他的了不少的批評,《後漢書》甚至拿他跟王莽做對比:“光武承王莽之餘,頗以嚴猛為政”。】
{這麼嚴厲?我還以為能夠讓大司徒這種高官被罷免,怎麼都得是謀反啊,貪汙巨款這樣的重罪!}
{劉秀:嘿,沒想到吧!朕也很會找茬哦!}
{劉秀雖然嚴苛,但是隻要你好好的給他乾活,他就會對你很好!}
{賞罰分明!}
{這也沒辦法,西漢時期的吏治實在是沒眼看,若是不下重手,劉秀的東漢估計沒得更早!}
{而且劉秀選拔了很多的人才,真的有種豪橫感,你要是不行,我就換人上!}
{雖然對於官員們很嚴苛,但是對於百姓其實更有利,所以當時“內外匪懈,百姓寬息”!}
{作為一個普通的老百姓,我寧願皇帝去卷大臣,也不想皇帝為了搏一個仁善的美名放任官員們胡作非為!}
{康熙:你直接報朕的身份證號得了!}
漢明帝劉莊沒想到自家父皇竟然會被人拿來跟王莽相提並論!
劉莊猛地從座位上起身,神情中滿是憤怒:“這本《後漢書》到底是誰寫的!為什麼要這般汙蔑父皇!父皇不過是處理了幾個做不好事的臣子罷了!有什麼問題?”
漢明帝劉莊平日裡性子也挺好的,但是漢光武帝劉秀就是他的逆鱗,他能接受你說他不好,但是卻聽不得有人說他的父親不好!
大臣們這個時候都老老實實的削弱了自己的存在感,生怕被皇帝看上,變成出氣筒。
尤其是剛剛提起過的伏湛、韓歆和戴涉的家人們,更是戰戰兢兢的更不能找個地縫趕緊鑽進去躲起來。
完了完了,明明有這麼多人被先帝罷官,為什麼偏偏提他們三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