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為了能夠徹底斷絕壽王李琩對於楊玉環心思,在這一年為他娶了一位新的王妃,這便是韋昭訓之女韋妃。】
【自認為已經對兒子做好了補償的李隆基,轉頭便下令將楊玉環封為貴妃帶回了宮中。】
【唐玄宗的皇後是王皇後,王皇後被李隆基廢後之後,李隆基再也沒有立後,楊玉環的貴妃位就是李隆基後宮中等級最高的妃子,雖然沒有皇後的名號,但是地位上跟皇後也沒什麼區彆了。】
【楊玉環進宮之後,很是安分守己,從不曾插手朝政,每天的日常就是在宮中陪李隆基解悶。】
【楊玉環嫵媚溫柔,又長的美豔動人,李隆基雖然年紀大了,但是博學多才,尤其擅長音律和編舞,二人誌趣相投,本就對楊玉環覬覦多時李隆基更是對楊玉環寵愛有加。】
【李隆基開始昏庸之後,對待後宮的妃子們大方了很多,妃嬪們一改往日節儉的的風格,開始各種穿金帶銀,打扮的花枝招展,其中最是受寵的楊玉環尤甚。】
【李隆基為楊玉環譜寫了《霓裳羽衣曲》,親自為她戴上金釵,楊玉環則是合著曲子翩翩起舞,一時間,這大唐的皇宮,竟真如那樂不思蜀的神仙幻境。】
【李隆基看到這麼美麗的貴妃,龍心大悅,感慨道:“朕得楊貴妃,如獲至寶也!”】
【後宮中人更是直接稱呼楊玉環為“娘子”,這是當時大唐後宮中對於皇後的專屬稱呼,此時的楊玉環,位比皇後。】
{果然是是盛寵啊!}
{不過楊玉環就真的甘心進宮了?}
{不甘心又能怎麼樣?她是皇帝想要的女人,誰敢拒絕皇帝?}
{就連她的丈夫,壽王李琩都不敢說什麼!}
{妻子都被奪走了,李琩也一句都不敢吱聲,真窩囊!}
{窩囊?要是處在那種封建王朝下,你的選擇可能比李琩更窩囊!}
{李琩根本不敢動好不好,沒看到那三個冤死的兄弟嗎?}
{而且皇帝想要一個女人的方法實在是太多了,改個身份什麼的很簡單的!}
{說起這個我也很好奇,李隆基強搶兒媳的名頭到底是不怎麼好聽的,為什麼不讓楊玉環假死,安排個新身份呢?}
{這誰知道,大概是覺得,讓楊玉環出家就是換了個新身份了?}
對啊!還有假死這種辦法嘛!
李隆基是皇帝,他想乾什麼不就是一句的事情嗎?為什麼不讓人給楊玉環做一個假身份呢?
他們這個時候,要是犯人想要假死那確實是比較困難,但唐玄宗是皇帝啊!
犯人們假死,有官府幫忙查找身份,但是皇帝自己親自造的假,總不會有人來查了吧?
百姓們想的很好,但是很多官員和曆朝曆代的皇帝都笑著搖搖頭。
當皇帝,權力確實很大,但是想要隨心所欲的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是完全不可能的。
李隆基想要給楊玉環做一個假身份,這怎麼可能輕易實現呢?
楊玉環可不是什麼無名小卒,她是當世大族弘農楊氏的女兒,還是皇室的壽王妃,這樣一個人死了,怎麼可能不引起注意!
恐怕到時候,弘農楊氏和壽王李琩都要對楊玉環的死因追究到底!
【假死?友友們看來腦洞很大哦!我們現在很多小說都經常把假死當作一種很常見的避禍手段,但小說不過是人們的幻想,真實情況就不會這麼簡單了。】
【畢竟大唐的兩代帝王,一個與父親的才人有關係,一個與自己兒媳有關係,兩個人都沒有想過假死偽造身份,這說明這條路根本就行不通!】
【另一方麵,若是楊玉環假死,那麼就隻能以壽王妃的名義跟李琩合葬,是個男人都會有占有欲,我想李隆基身為締造了開元盛世的前*一代英主,也不會想要讓楊玉環頂著這樣的名頭,跟李琩永遠綁在一起。】
【楊玉環進宮之後,李隆基就開始整日與貴妃吟詩作畫、跳舞奏樂,日子過的好不快活。】
【記載了楊玉環這個名字的鄭處海還寫了一則小故事,來側麵彰顯李隆基對楊玉環的寵愛和李隆基的昏庸貪玩。】
【說兩人曾經的了一隻白色的鸚鵡,楊玉環很喜歡便一直養著,李隆基也愛屋及烏,天天抽出時間叫鸚鵡說話,這隻鸚鵡也很聰明,被取名為雪花女,宮人們都稱它為雪花娘。】
【鸚鵡聰慧,唐玄宗李隆基經常與楊貴妃下棋娛樂,隻要李隆基快輸了,宮人們為了避免皇帝生氣,就會喊一聲雪花娘,讓鸚鵡來將棋盤打翻。】
【這件事已經成為了李隆基和楊玉環之間的一些小情趣。】
【後來這隻鸚鵡死後,兩人都非常傷心,將它葬在了禦苑中,給了很多的陪葬還給這座小墳取了名字,稱為“鸚鵡塚”。】
【李隆基想要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那就要花錢,花很多很多錢,畢竟沒有金錢,是無法讓李隆基得到享受的。】
【李隆基從原來的節儉,變得奢靡無度。】
【唐玄宗寵愛楊貴妃,那便給了她無數的金銀財寶、華服首飾,就連楊玉環的家人們都因此受益。】
【就因為楊家出了一個寵冠後宮的楊玉環,整個家族都開始瘋狂的從皇帝那邊得到好處。】
【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四個人。】
【三個是楊玉環的姐姐,另一個則是楊玉環的一位遠房堂兄,他就是奸相楊國忠。】
【楊玉環長得這般豔麗無雙,想也知道,她的姐姐們縱然無法與她相比,但也是遠超常人的大美人。】
【楊玉環受寵之後,她的三個姐姐也接連受封為韓國夫人、虢國夫人和秦國夫人。】
【這三位經常出入後宮,李隆基給了她們很大的權力,從公主之下都要對她們以禮相待。】
【最離譜的是,李隆基還在大唐的支出中,專門為自己的這三個美麗的姨姐撥款,是她們的脂粉錢。】
【單這三位的脂粉錢,就有千貫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