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李隆基還算是個可塑之才,李顯和李旦的孩子不少,隻是現在都不知道其天資如何。
李顯和李旦的資質都顯而易見的不行,若是真的隻有李隆基這一個選擇,那也隻能矮個裡麵拔高個了!
畢竟就像天幕所說,皇權與臣子之間的鬥爭從來都不曾停歇,至少李隆基早期還是能夠遏製臣子的,若是個軟弱無能的上位了,怕不是沒登基幾天,就該被架空了!
更何況現在有了天幕示警,想必李隆基之後也不敢再懈怠了!
秦朝。
嬴陰嫚氣憤的揮揮自己的粉拳:“大人!這個李隆基真的是太壞了!這個唐朝是不是要換一個皇帝了?”
秦始皇嬴政微不可察的勾勾嘴角,看向自己的太子,出言問道:“扶蘇,你覺得呢?你覺得大唐會不會換一位皇帝?”
扶蘇上前行禮,然後恭敬的回答:“大人,兒臣認為可能不會換一位皇帝。”
秦始皇還沒說什麼,嬴陰嫚已經不滿了:“太子大兄!這個李隆基都乾了這麼多錯事,大家都知道他不是個好皇帝了,為什麼不會換掉他啊!”
嬴陰嫚說完才反應過來,不好意思的看了看丹璧上站著的老父親。
餘下的公子們有些麵露憤慨,明顯是支持嬴陰嫚的,還有一些比較冷靜,靜靜的等待著太子扶蘇的答案。
“李家想要換皇帝,前提是有能夠替換的人選,更何況李隆基早期乾得很不錯,如今有了天幕提醒,隻要能夠避免晚年昏庸,又何嘗不是唐朝最好的選擇。”
秦始皇滿意的點點頭,就是如此:“陰嫚,以後還是要多思多想啊!”
嬴陰嫚羞愧的低下頭,小聲說道:“知道了!”
開元年間。
杜甫的父親杜閒抱起自己家這個奶娃娃,跟自己的妻子崔氏麵麵相覷:“詩聖杜甫,重名了?不會說的就是自己家這個臭小子吧?”
【天寶年間,除了奸臣當道,皇帝昏庸怠政之外,臣子們之間的鬥爭也很激烈。】
【比如說楊國忠就跟李林甫很不對付,甚至於在李林甫死後,楊國忠都要給他再安上一個謀反的罪名。】
【對於李隆基來說,臣子們誰會討他歡心,他就向著誰,所以儘管楊國忠的這次誣告漏洞百出,但是李林甫還是被定罪,削了追贈的官職,改葬,被查抄了全部家產,子孫後代也遭到了流放。】
【楊國忠和安祿山也是針鋒相對,爭權奪利,西北派節度使哥舒翰與東北派節度使安祿山之間,也素來不睦。】
【君臣之間,臣臣之間的鬥爭越發激烈。】
【另一方麵,自從李隆基設立了九大節度使,並將軍政財大權都放給節度使之後,大唐的兵力漸漸形成了外重內輕的局麵。】
【唐初實行府兵製,整個大唐設置了六百三十多個折衝府,其中有三分之一還要多都是駐紮在關中地區,保衛京師。】
【隨府兵製的瓦解,募兵製的興起,邊鎮軍力不斷擴大。】
【節度使們擁兵自重,安祿山更是身兼三鎮節度使,擁兵二十萬,而此時大唐守衛都城長安的兵力,不足八萬,還因為常年身處繁華的長安,質量極差,根本沒有對敵能力。】
【大唐從原本的外輕內重轉為外重內輕,邊疆開始威脅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