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沒人會拿這件事去刺激顏元孫,比起一大家子的仕途,顏元孫大概更希望自己的兒子和孫子們能夠安安穩穩的生活,而不是這般壯烈殉國,最後連屍身都找不全。
顏元孫翻身從王承業身上顫顫巍巍的下來,險些跌倒,還是旁邊的一位大臣不忍,上前扶了一把。
等顏元孫抬起頭,大家才發現,這個平日裡最是講究風雅的小老頭,此刻已經是涕淚滿麵,眼睛腫脹,發絲淩亂,手上也沾了鮮血。
有王承業的,也有顏元孫自己的,隨手一抹,臉上便也到處都是。
李隆基這才走到顏元孫身邊,對著他深深的彎下了腰,任憑周圍人如何驚呼攙扶,也不起身:“顏卿,是朕對不起你,是朕對不起這大唐的子民!”
顏元孫也隻能扶起李隆基,喃喃半晌,卻沒能說出任何話語。
李隆基更是鄭重的對大臣們說道:“諸位,朕知道,天幕上的顏家事不過是安史之亂的一個縮影,隻怕之後,還是其他事情發生,朕在此立誓,此後絕不會再出現這等事情,朕也絕不會變成天幕上哪個不知所謂的唐玄宗!”
“還望諸位助朕,穩定大唐,繼續延續大唐的輝煌!”
“謹遵聖命!”大臣們齊聲應道。
“來人,將城門口皇祖母的銅匭再度啟用,朕要接受天下人的監督!”李隆基堅定的說道。
而開元年間的百姓們每一個都看的雙眼通紅,現在的天子聖明無比,他們也不能接受現在繁榮昌的大唐變成天幕上那種滿目瘡痍的樣子。
“走!有沒有人跟我一起,向陛下進言!”其中一個人抹抹眼淚,堅定的一揮手。
“走!”
“算我一個!”
武則天時期。
尚且年輕的顏元孫這個時候更是恨不能親手拿過鞭子抽李隆基一頓!
顏元孫想想自己家那個活潑可愛的小人,殺人的眼神已經直衝著李隆基射去。
天殺的臨淄王!這可是我的好兒子!我的好孫子!就這麼壯烈了!!
還有那個王承業,彆讓我知道是誰!!
武則天看到了顏元孫眼中的怒火,輕歎一口氣,親手將鞭子遞到了顏元孫的手中:“顏愛卿,輕一點!”
李隆基知道自己在劫難逃,但是這是未來的他造的孽,他願意為此承擔後果,於是少年李隆基倔強的站起身,走到顏元孫的麵前,背對著他跪好。
顏元孫雖然憤怒,但是還是沒有被怒火衝昏了頭腦,他還是知道分寸的,於是在狠抽了幾鞭子之後,下手的力道的就輕了很多。
說不得以後還得在臨淄王得手下做官呢!
顏家得一群人則是默默得摟緊了顏杲卿和顏真卿,女性長輩們都在默默的流淚,但是他們未來是為了大唐儘忠,她們絕對不能說出半個不字!
秦始皇看著下麵一群紅了眼眶的鐵血漢子,歎了口氣,眨眨眼將自己眼中的濕潤抹除。
“先不說顏家,怎麼看這個樣子,王承業在後來的大唐還是做官做得好好的?這種不救戰友的人,怎麼還能站在朝堂上的!”脾氣比較暴躁的公子昆弟氣急。
嬴政點了王翦:“王老將軍,你來說吧。”
王翦出列拱手:“唯!”
“王承業搶功的事情暫且不說,但是這個見死不救,也不儘然,要看當時大唐的形勢。”
“咱們之前得到的那張輿圖,能夠大致的排兵布陣一下,天幕說了,王承業手中還有太原、大同、潞州三處地方,且不遠處就是潼關,潼關往後就是長安。”
“這三處地方,顯然都要比一個小小的常山郡要重要的多,攻打常山的還是安祿山叛軍的前鋒,不是主力,若是安祿山在王承業帶著軍隊援救常山的時候突襲太原,那就糟糕了。”
“當然,這隻是其中一種可能,王承業手中的兵若是足夠,能夠分兵支援常山的話,那就是公報私仇了,多是軍隊卻是不足以顧及守衛和支援兩方麵,那就有可能是軍事考量了。”
“原來如此!那王老將軍覺得王承業是屬於哪一種呢?”公子扶蘇好奇的問道。
“唉,一半一半吧,估計王承業確實有公報私仇的想法,但是手中的兵力也確實不太夠,若是單純的私人恩怨,顏家一大家子死的這般慘烈,王安史之亂結束,王承業也得為此事付出代價。”
說是這麼說,但是眼睜睜看著忠臣落得這般下場,誰又能不心有淒淒,物傷其類呢?
【王承業不出兵救援也可能有兵力不足,要保衛長安的顧慮,但是李隆基的一番神操作,讓潼關直接失守,太原保衛長安的作用也就不複存在了,說真的,還不如去救一下常山呢!】
【潼關失守的消息傳來,整個長安人心惶惶,甚至上朝的官員都百不存一,這個時候,唐玄宗李隆基很有“擔當”的站了出來,他頒布詔書:“朕要禦駕親征!”】
【這道詔書一下,長安城中惶恐的氣氛確實為之一清,百姓都覺得,皇帝都為了保衛長安禦駕親征,親自上陣了,他們害怕什麼呢?】
【於是百姓們還有守衛長安的士兵們都開始了積極保衛長安的各種動作。】
【隻可惜,李隆基的近臣們都對自己如今的這位陛下了如指掌,李隆基實在不像是敢禦駕親征的人!】
【果不其然,李隆基的這道詔書,不過是穩住長安百姓和文武百官的一道幌子,真實目的就是為了掩飾他想要逃出長安的想法。】
【唐玄宗準備逃到川蜀地區避難,於是在頒布完詔書後,天子的儀仗就被遷到了大明宮。】
【龍武大將軍陳玄禮整頓六軍,對將士們多多的賞賜錢財,又從馬廄裡挑出九百匹好馬。】
【第二天黎明時分,唐玄宗李隆基帶著楊貴妃姐妹、自己喜愛的幾位皇子、皇孫、公主、妃子,加上宰相楊國忠,兵部尚書韋見素、禦史大夫魏方進、陳玄禮等人從延秋門逃出即將陷落的長安。】
【自此,開啟了大唐國都六陷,天子九逃的跑跑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