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他們最魂牽夢繞的故鄉!經過了這一場叛亂,大唐也不知道還好不好,他們的家,他們的親人,也不知道還在不在!
這些與吐蕃拚殺了幾十上百次的鐵血漢子,在得到大唐消息的時候,不由得淚流滿麵。
當初安史之亂爆發,大唐也從安西四鎮抽調了不少兵力,隻是這些兄弟們都一去不返,他們守衛著安西四鎮,卻絲毫得不到大唐的訊息。
“我們,我們終於有大唐的消息了!”
不知道是誰喃喃的說出了這句話,像是引爆了現場的情緒,之前還默默無聲的安西四鎮,到處都是喜極而泣的聲音和各種興奮的大吼。
他們不在乎大唐還有沒有餘力支援他們,他們現在,隻想知道大唐的情況,以及讓大唐知道,他們還在好好的鎮守安西!
安西,還是大唐的安西!
【既然大家都提到了,那我們也順嘴說一句吧!】
【唐太宗時期,大唐的疆域不斷西擴,征服了大量西域小國。】
【為了保護大唐在西域的邊境,公元640年,大唐在西域設置安西都護府,統轄大唐的西域地區。】
【其下設置安西四鎮,分彆是龜茲、疏勒、於闐(tián)和碎葉,安西都護府就設置在龜茲。】
【武則天時期增設了北庭都護府,加強對西域的統治。】
【鼎盛時期的大唐,在西域的駐軍就能達到兩萬多人,是大唐最穩固的一道防線。】
【為了平息安史之亂,當時的大唐從四處調集兵馬,西域也不例外。】
【李嗣業統帥精兵五千,李棲筠統帥精兵七千,馬璘統帥精兵三千,大唐一共從西域抽調了精兵一萬五千人趕赴長安,萬裡勤王。】
【此時的大唐已經自顧不暇,根本沒有餘力再去顧及西域,所以也就沒有再派兵駐守安西四鎮,隻留下這麼幾千兵力留守西域。】
【在安史之亂爆發的時候,西域地區的安西四鎮也還算安穩,但是隨著大唐國力的衰弱,它再也不能鎮住西域諸國。】
【公元766年,安史之亂結束,但是被破壞的大唐卻仍舊沒有恢複,麵對虛弱無力的大唐,四周的國家就像鬃狗一樣對著昔日的宗主國流口水。】
【麵對防守薄弱的西域,吐蕃最先發難。】
【吐蕃派遣大量的軍隊進攻安西都護府,想要一舉吞並西域。】
【安西四鎮的守軍雖少,卻都悍不畏死,憑借著極少的兵力打退了吐蕃的進攻,安西四鎮一地未失。】
【吐蕃一看,知曉安西和北庭作為昔日的都護府,是絕對不會被輕易攻破,於是也不在這兩處地方浪費時間,轉而進攻河西等地。】
【河西和隴右地區的大唐軍鎮相繼淪陷。】
【恰逢郭子儀向唐代宗李豫奏請派遣使者巡撫河西、安西等地,而這個人,恰好選中了郭子儀的侄子——郭昕。】
【郭昕到達安西後,決定留守安西,另一邊的北庭也由曹令忠帶兵堅守,吐蕃久攻不下。】
【河西走廊不僅是絲綢之路重要的一部分,還承擔著向安西和北庭輸送物資的重擔,而河西等地被吐蕃占領後,不僅切斷了安西和北庭的補給路線,也切斷了兩地同大唐的聯係。】
【安西和北庭徹底成為了孤懸在外的絕地。】
【唐朝的國力衰敗,也沒有餘力再去思考安西和北庭還有沒有人,是不是大唐的領地。】
【而安西和北庭的軍隊,卻一直沒有放棄,雖然沒有了朝廷的補給,但是他們自己種地,自給自足,還鑄造了安西獨有的貨幣——大唐建中,以表示自己對於大唐的思念。】
【這些西域的守軍從年輕俊朗的少年,到白發蒼蒼的老人,一直堅守在安西,從不退縮。】
【直到十五年後,公元781年,安西守軍組織突圍,曆經千辛萬苦,終於與大唐取得了聯係,這個時候,皇帝都已經再次換了一個,正是唐德宗李適當政時期。】
【接到來自安西的使者,大唐君臣震驚了。】
【他們本來以為安西和北庭早就已經被吐蕃攻占了,沒想到這兩處地方,竟然還有大唐的駐軍在拚死守護。】
【隻是這個時候的大唐,已經沒有餘力再派人去支援安西,也沒有軍隊能夠趕走占領了河西等地的吐蕃人,隻能對守衛安西和北庭的郭昕以及曹令忠做出升職嘉獎。】
【曹令忠出任北庭大都護兼任伊西庭節度使,賜國姓李元忠,郭昕也升職為安西四鎮節度使,這個時候,縱然大唐衰弱、安西和北庭的軍隊不過是幾千人的老弱病殘,但是仍舊牢牢控製著西域五十七國及十姓突厥。】
【沒有補給和軍隊補充,再厲害的精兵也不可能一直堅持,公元787年,唐德宗貞元三年,李元忠的繼任者楊襲古遭到了吐蕃的大舉進攻,北庭都護府被攻占,北庭軍士全軍覆沒,安西徹底成為了大唐在西域的最後一塊地盤。】
【唐德宗貞元五年,高僧悟空回國,路過安西,看到安西四鎮仍舊飄揚著大唐的旗幟,而守城的,都是滿頭白發的老兵。】
【郭昕在這些年間,組織軍隊多次打退了吐蕃,但是仍舊不能阻止安西的覆滅。】
【安西四鎮與大唐失聯實在太久了,據史料推測,安西四鎮相繼失守,唯餘龜茲一城堅守四十餘年,直到公元808年,年邁的郭昕帶領著安西的一眾白發兵與吐蕃進行了最後一戰,安西將士全軍覆沒。】
【萬裡一孤城,儘是白發兵,生是漢家人,死亦大唐魂。】
{滿城儘是白發兵,從青蔥少年守城守到七老八十,這群人也太忠心了!}
{關鍵是他們不知道大唐的的情況,大唐也不知道安西還在堅守!}
{大唐啊,要是沒有安史之亂,這些士兵們也就不用把自己埋葬在千裡之外,連故土都不能回!}
{大唐之後的皇帝也都不行,大唐怎麼說都是輝煌過的,有點家底和經驗,就不能想想辦法把大唐再次推上巔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