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們的故事,從北宋一位雄起過的皇帝,宋哲宗趙煦開始。】
【宋這個朝代,分成了兩部分,其中算是比較有血性、敢於同外族侵略者戰鬥的皇帝,沒幾個,北宋除了宋太祖趙匡胤之外,隻有一位鐵血皇帝,那就是我們剛剛說過的宋哲宗趙煦。】
【趙煦的故事我們可以以後再詳細講講,哲宗真的是北宋難得主戰的皇帝,並且還能在對外戰爭中打贏!】
【首先,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之前講過的宋太宗趙光義。】
【講解宋太宗的時候就說過,趙光義直接導致了高梁河的慘敗,還有他的陣圖,也是坑的北宋的軍隊一臉血。】
【至此之後,哲宗之前,北宋在對外戰爭中再也沒有站起來過,而趙光義的兒子宋真宗趙恒,雖然在對遼戰爭中打贏了,但是卻選擇了賠錢,明明是宋是戰勝國,但是結果卻是宋主動議和,向遼國繳納歲幣。】
【這便是宋遼之間的澶淵之盟。】
【宋真宗趙恒送給遼國的歲幣,讓宋遼之間迎來了一百二十年的和平。】
【當時的宋遼成為了兄弟國,甚至於後來兩國之間的文書上,遼稱宋為南朝,宋稱遼為北朝。】
【兩國之間的交流越來越頻繁,文化的融合也越來越緊密。】
【當然不是在說兩國的皇帝不行,事實上,史學界對於宋真宗趙恒的評價還是很可以的,宋真宗統治期間更是被稱為“鹹平之治”。】
【至於為什麼,畢竟宋真宗治國還是很有一手的,當時的宋遼兩國都很是需要這來之不易的和平,並且當時給與遼國歲幣不過占了軍費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對於大宋來說實在不算什麼。】
【隻是,宋遼兩國能夠和平共處,並不意味著後來居上的金國也願意。】
【再加上宋太宗趙光義一味的提拔文官的地位,造成了大宋重文輕武的格局,武將們的意見越來越不重要。】
【澶淵之盟讓宋朝嘗到了甜頭,他們覺得當初能夠用錢買來跟遼國之間的和平,那當然也能買來跟其他國家之間的和平。】
【反正損失的不過是一點錢財而已,他們大宋給的起!】
【這一百二十年的和平,帶來的不止是宋遼兩國百姓的安居樂業,還讓宋遼兩國開始逐漸鬆懈,武備鬆弛。】
【時間來到了宋哲宗時期。】
【宋哲宗趙煦是一位難得的鐵血皇帝,更湊巧的是,他還有一位鐵血宰相,這就是章惇。】
【宋哲宗時期,宋朝在對西夏的戰爭中多次取得勝利,拿回了不少地盤。】
【宋哲宗雖然有鐵血手腕,但是架不住身體不是很好,年僅二十五歲便去世了。】
【哲宗並沒有孩子,所以下一任的皇帝,隻能從哲宗的兄弟中選擇。】
【宋神宗的妻子向太後也沒有自己的孩子,作為神宗所有孩子的嫡母,向太後在這場皇帝選擇中也插了一腳。】
{笑死,向太後這個老妖婆,選了個昏君!}
{不是說女子不能插手政治,而是有時候女子真的很容易感情用事,尤其是在這種大事上,向太後就是憑借感情選擇了趙佶!}
{唉,雖然說殉葬不好,但此時真的很希望向太後給宋神宗殉葬啊!}
{大宋,雖然說大宋在我的眼中弱了那麼一點,但是畢竟是有我崇拜的眾多大佬的朝代,能不遭受屈辱還是不要遭受為好!}
{向太後隻是太後,那些朝臣們手中的權力不是都很大嗎?為什麼最終還是聽了向太後的?這不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