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臣們先不說,就說能夠打仗的將軍,蒙恬、李信、王賁,這幾位肯定都是扶蘇的心腹重臣。】
【隻要發生起義,這些人立馬就能前往鎮壓,根本不會給陳勝和吳廣囂張的機會!】
【雖然章邯也挺厲害的,但是他畢竟是半路出家。】
【章邯原本是少府,是文職,有了更多的老將,李由和王離估計也不會有這麼大的壓力,至少秦國的將軍們數量足夠,能夠進行多線作戰,互相配合。】
【再來說起義這些事。】
【扶蘇雖然經常跟咱們政哥頂著來,但是扶蘇心中對於政哥的崇敬其實一點都不少,所以他可能也會繼續派人修建驪山陵墓。】
【但是扶蘇的性格大家都知道比較仁慈,若是劉邦仍舊接到了押運囚徒的旨意,那麼很有可能就會敢於接受懲罰,扶蘇應該不會無緣無故的亂殺人!】
【至於陳勝吳廣,這兩人確實還是有可能失期,但是這次可能就會選擇逃亡。】
【當然也有可能再次出現大澤鄉起義,但是更有可能扶蘇根本不會派遣這次的兵役。】
【扶蘇也有可能會讓李斯修改一部分過於嚴苛的法律,這樣的舉措很有利於緩和社會矛盾。】
【隻要秦朝的大臣們和將軍們都沒什麼事,那麼秦朝就會相對處於一個比較平穩的狀態,就算出現起義,應該也能很快鎮壓。】
【隻不過這些都是理想情況,現實則是李信和王賁二人都在秦滅齊之後就沒有了更多帶兵打仗的曆史記載,不過單單蒙恬的大軍就足夠震懾大秦了。】
【好了,我們接著說劉邦和項羽。】
【項梁作為當時楚國當之無愧的最高統帥,他的戰死,不止震驚了楚國,其他複國的諸侯國們也是驚訝非常。】
【章邯殺死了項梁之後,便認定了楚國已經沒有人可以威脅到大秦的統治,於是章邯放棄了楚國,轉而進攻趙國,並且將當時的趙王歇和趙相張耳圍困在了巨鹿。】
【章邯轉而進攻趙國之後,楚國的壓力大大緩解,項梁雖然是楚國複國的最大的功臣,但是相對的,項梁也在製約著楚懷王熊心的權力。】
【項梁死後,熊心將新楚國的都城從盱眙遷到了彭城,並且將楚國剩餘的軍隊中,呂臣和項羽的兵力整合,掌控在了自己的手中。】
【楚懷王熊心封劉邦為武安侯,項羽為長安侯,楚國的局勢逐漸穩定。】
【大概是項梁帶給熊心的陰影有點重,項梁的侄子項羽在雄心那裡也遭受到了猜忌,項羽和劉邦的爵位看似差不多,但實際上,項羽手中的軍隊已經被熊心收回,而劉邦卻還統領著整個碭郡的區的兵力。】
【也就是說,雖然項家才是楚國的舊部,但是在新的楚王這裡,反而是劉邦的地位要更高一些。】
{扶蘇繼位什麼都有可能發生!}
{就是,我們還可以說,咱們的政哥當初也是個內心柔軟的人呢!}
{秦始皇對待自己的臣子和親人是真的很好的,不僅從來沒有害怕過臣子們功高蓋主,就連對經常頂撞他的扶蘇,也一直很好,從來沒有說懲罰什麼的。}
{單就這一點,就比後世的很多君王好了,後世的皇帝們要是也有這麼一個跟自己政見不合的兒子,估計早就厭棄這個兒子了!}
{不是說朱元璋的兒子朱標也經常跟朱元璋對著乾嗎?}
{朱標其實是另一種的順從,朱標的很多主張隻是比起朱元璋來說罰的輕,但是實際上父子二人的政見還是比較一致的!}
{而且朱元璋是典型的農民思想,他對於朱標這個嫡長子的看重不是其他皇帝所能比的!}
{扶蘇當時主張的分封製和秦始皇的郡縣製那可完全就是兩條路!}
{當時秦朝的處境,我反而覺得扶蘇也有可能漸漸的活成他父親的模樣!}
{這真的有可能,扶蘇若是感覺到了自己的仁政不能壓服秦朝,那麼就隻能學自己父親的鐵血手段了!}
{扶蘇在曆史上的評價可是剛毅勇武呢!}
{章邯居然沒有乘勝追擊?這不應該啊!}
{我們現在知道劉邦和項羽的厲害,但是在戰國秦漢時期,一個將領的名聲是很重要的,楚國這麼多將領中,隻有項梁算是名將,項羽和劉邦當時還都名聲不顯!}
{哎呀,錯失良機啊,若是乘勝把楚國滅了,把項羽和劉邦也給殺了,可能秦朝還能多活兩年!}
{多活兩年又有什麼用呢?要我說,這可能就是曆史的必然性,秦朝在胡亥的手中已經支撐不下去了,而劉邦的大漢可是華夏的脊梁!}
{項梁一死,熊心立馬就收了項羽的兵權?}
{嘖嘖,果然內鬥才是人類永恒不變的主題!}
{沒想到劉邦的封號也是武安啊!}
“哎呀哎呀,這麼好的機會,怎麼就錯過了呢!”王翦見章邯竟然沒有選擇直接滅掉楚國,著急的直拍大腿。
章邯本人也很羞愧:“陛下,是臣有負重托,望陛下責罰!”
秦始皇嬴政的右手在桌案上輕點,章邯沒有徹底滅掉楚國,確實錯失良機,但就像天幕說的那樣,誰都不能未卜先知,那個時候的章邯恐怕也不能料到,楚國大將項梁死後,楚國還能出一個項羽,出一個劉邦。
嬴政並沒有怪罪章邯的意思,能夠從一個少府轉變成連戰連勝的將軍,章邯已經很厲害了。
“章邯起來吧,想來你也不能知曉後續的發展,眾位卿家也彆對章邯過多苛責,那時的秦朝起義頻頻,楚國隻能說是其中勢力比較強大的一支起義軍,既然章邯選擇了轉戰趙國,那麼想必趙國的威脅也不小。”
章邯起身後,激動的臉頰嫣紅,他這可是放過了未來秦朝最大的兩位敵人!沒想到陛下竟這般仁慈,不曾怪罪過他分毫!
他知道這是未來的自己在指揮決策上的失誤,不僅如此,同樣是章邯,現在還是少府的章邯自覺還是很了解自己的,天幕上的那個自己,就是沉浸在殺死項梁的驕傲之中,這才導致了決策失誤!
他以後一定要引以為戒,再也不能出現這種情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