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劉邦很清楚韓信的用兵風格,韓信用兵向來飄逸不定,但不管怎麼說,韓信都還不至於自大愚蠢到將軍隊暴露人前,光明正大的謀反。
隻是正如陳平所言,韓信用兵如神,訓練的軍隊也是精銳中的精銳,劉邦真的擔心啊!
但凡韓信不是楚王,而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漢朝將領,哪怕韓信是漢朝的兵馬大元帥,劉邦的忌憚都不會這麼重!
秦始皇嬴政看向了自己朝代的這個劉季。
沒想到啊,這小子的疑心病竟然這麼重!
劉季正在傻笑,假裝自己根本就不認識天幕上的劉邦,旁邊站著的蕭何亦是冷哼了一聲,對著劉季的腳使勁踩了下去。
劉季顧不得是否失儀了,抱著腳在大殿上蹦躂,跳了幾步稍微緩解之後,劉季趕緊向蕭何解釋。
蕭何跟自己是好友,更是一同從沛縣來的,在這朝堂上天然就更加親近一些,他可不能丟失了蕭何啊!
“蕭何,你是知道的,我們的關係這麼好,我懷疑誰都不會懷疑你啊!”劉季苦著一張臉。
這叫什麼事啊!
他現在已經不會成為天幕上的那個漢高祖劉邦了,怎麼劉邦惹的事,還得他劉季來還啊!
蕭何自然知道,劉季跟劉邦已經變成了兩個人,但是他就是不爽!
天幕上的蕭何有氣,不能對著漢高祖劉邦發,還不能讓他這個同位體,對著自己的好友撒撒氣?
秦始皇嬴政回想著自己當初和李斯設立郡縣製時的心情,他之所以要廢除分封,采用郡縣製就是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
周之所以變的四分五裂,不就是因為後來壓不住諸侯王們的野心,自身的實力又太過孱弱嗎?
他不想大秦也變成那樣,所以才會力排眾議,改分封為郡縣。
隻是他沒想到,漢朝建立才沒多久,就已經有了諸侯叛亂的事情發生,該說不愧是已經有了分周的模板了嗎?若是當初他采用了分封製,這個時候的秦朝,會不會就是漢初的模樣?
正在來鹹陽路上的韓信,見此問了身邊的秦軍一句:“這個天幕上的劉邦,是不是也被陛下收入麾下了啊!”
為了找尋人才,秦軍之間的通訊特彆頻繁,也就導致了他們的情報特彆多:“是啊,劉邦現在還是叫劉季呢!要我說,咱們陛下就是太仁慈了,這種謀朝篡位之人都能原諒,還能讓他在大秦做官,真是便宜他了!就該給這小子上上刑,讓他知道知道大秦律法的厲害,看以後還敢不敢背叛大秦!”
韓信聽的認真,這個士兵抱怨完才反應過來,雖然韓信現在是大秦的子民,但在天幕上那個未來中,也是漢朝的肱骨之臣,若是要懲罰劉季,是不是也得罰韓信?
想到這裡,這個士兵訕訕的閉了嘴。
秦軍的士兵後麵嘀嘀咕咕的說了什麼,韓信根本就沒聽清,但是他知道,天幕上的自己對劉邦忠心,但是卻惹來了劉邦的猜忌!
這個劉邦,真不是個好玩意兒!
現在叫劉季是吧?
在大秦做官是吧?
等我到了大秦,就先套麻袋把劉季打一頓!!韓信在心中摩拳擦掌。
【等劉邦親自到了楚國,無論之前多麼自信,韓信都開始惴惴不安了。】
【韓信也很糾結,他知道劉邦來者不善,他現在隻有兩條路可以走,要麼就趁這個機會,真的反叛漢朝,要麼就老老實實的忠於漢朝,聽從劉邦的話,把鐘離昧交出去。】
【韓信這兩條路都想了一下,但若是真的反叛,他又覺得不甘心,因為韓信自認為並沒有什麼過錯,他自覺對劉邦和大漢也很忠心!】
【思來想去,韓信還是決定忠誠於漢朝,要他殺了鐘離昧他又有點有下不去手,糾結了半天的韓信做出了一個很奇葩的決定,他直接把鐘離昧叫了過來,問他自己應該怎麼辦。】
【鐘離昧很清楚,劉邦跟他之間的過節大了去了,就算韓信不殺他,隻要韓信把他交給劉邦,他還是要死。】
【鐘離昧大罵韓信,說現在漢軍不來攻楚隻是因為鐘離昧在這,隻要鐘離昧死了,之後韓信也要步上他的後塵,隨後拔劍自刎。】
【不得不說,鐘離昧實在是太看得起自己了,劉邦自始至終忌憚都隻有韓信一人,鐘離昧也不過是劉邦的借口。】
【韓信帶著鐘離昧的人頭去見了劉邦,但是劉邦此次完全就是衝著韓信本人來的,怎麼會因為鐘離昧死了就放棄自己的計劃呢?】
【最終韓信還是被抓了,理由就是“擅發兵”,其實說的就是韓信帶著軍隊巡視楚國的事情。】
【韓信也由此引用了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段話:“飛鳥儘,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天下平定,劉邦已經不需要韓信了,韓信成為了劉邦下一個要對付的目標。】
【韓信畢竟為了大漢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而這次的謀反事件,隻要是有腦子的人都知道韓信是被冤枉的!】
【劉邦的目的是削藩,不是殺人,所以劉邦赦免了韓信,隻是去掉了他楚王的頭銜和封地,轉而封為淮陰侯。】
【韓信性子高傲,自覺身份上高人一等,原本有些看不起樊噲等受封列侯的人。】
【被廢為淮陰侯後,他這個原本高樊噲等人一級的楚王,變成了與樊噲等人等級相當。】
【這讓韓信很不高興,有一次在宴飲結束後,韓信感歎道:“沒想到我最終竟然淪落到與樊噲、灌嬰這些人一個等級,真的是太羞恥了!”】
【隨著地位的降低,韓信對劉邦的怨恨也越來越深,韓信經常稱病不去上朝,就連隨同劉邦出行也是不想去就推辭不去。】
【此後多年,都是劉邦和各個諸侯王之間你來我往的反叛與削藩。】
【劉邦先後滅掉了趙王張敖、自立為代王的原趙相國陳豨、淮南王英布,燕王盧綰也親自帶著全家老小前往長安向劉邦謝罪,並自願交出了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