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裡,明朝的官用牆磚有一個很顯著的特點,那就是這上麵會刻滿了密密麻麻的字。】
石磚
【這些字記載的是燒製這些城磚的官員和工匠們的名字,這就是明太祖朱元璋製定的物勒工銘製度,有了這個,一旦哪一批城磚出現問題,那麼就能責任到人。】
【一旦城磚有問題,負責這批城磚的所有人,可就要被問罪了。】
【這項製度,可是領先了歐美國家三百多年哦!】
【這座碑樓四麵都是拱門,我們可以直接進去看了,在正中央,我們可以看到有一個像烏龜樣的神獸馱著一塊高大的石碑。】
【這隻神獸就是龍生九子中的贔屭,這塊碑則是由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朱棣為他的父親建造的,上麵一共雕刻了兩千七百多個字,對朱元璋的一生做出了描述和評價。】
【都說摸一摸贔屭能有好運,我這就去摸一摸!】
【友友們摸不到沒關係,我會連帶著大家的份一起摸了的!】
唐欣欣左手拿著手機,右手伸直了去摸神獸的頭和背,雖然明孝陵來的人不算很多,但是好像大家都知道這個傳說。
贔屭身上有的地方要比其他地方光滑一些,想來就是人們祈福的時候經常觸摸的地方吧。
【這座神功聖德碑樓的建成時間是永樂十一年,也就說,這一年,明朝對於明孝陵的建造,才算是正式完成。】
【出了碑樓再往裡走,就是明孝陵的檢票口了,我早就在網上買好門票了哦!】
【明孝陵的門票也不是很貴,一個人70元,就能看到六百年前明太祖朱元璋的長眠之所了!】
【走過檢票口,我們首先看到的就是明孝陵的神道。】
【明孝陵的神道全長有六百多米,兩側種滿了高大的樹木,同時也放置著皇帝陵墓的特有雕刻,石像生。】
【值得一提的是,明孝陵與其他皇帝陵墓不同的一點在於,明孝陵的神道並不是直的,而是彎曲的。】
【神道這般建造,並不是朱元璋的原意。】
【自古以來,帝陵的神道都是筆直的,朱元璋自然也不例外,會變成現在這樣,還跟一個曆史人物脫不了乾係,那便是三國時期的東吳大帝,孫權。】
正在和劉備、曹操兩人飲酒的孫權,手中的酒杯仿佛被按下了暫停鍵,怎麼還跟他有關係啊!
算一算,明朝的距離他們三國時期得有一千多年了,年代差距這麼大的兩個人怎麼看都是八竿子打不著的?
聽說後世的皇帝若是出身不太好,流行給自己認個爹,難道這位明朝的皇帝,也想給自己找個爹?還找到了自己的頭上?
但是不對啊,這小子姓朱又不姓孫!!
諸葛亮的腦子轉的比較快,看到彎曲,就想到了繞路,所以,孫權日後的墓也在這?
諸葛丞相微微一笑,並沒有把自己的猜測說出來,反正欣欣小娘子也是要說的嘛,他還是不出這個風頭了。
【東吳大帝孫權的墓,也在這個地方!】
【這不是巧了嗎?雖然不是完全重合,但是明孝陵距離孫權的蔣陵也不是很遠,兩者都在紫金山上,孝陵在鐘山,而蔣陵在梅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