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望柱,就到了明孝陵神道的後半段——翁仲路。】
【這條路上也有石像生,隻不過這裡的石像生都是人型,是負責守衛孝陵的文臣武將。】
【首先看到的是四個武將,這些武將的身上都穿著明朝初年特有的鎧甲,山紋甲,腰間懸掛著一柄長劍,手中拿著的則是鉞,看起來威武霸氣,十分震撼。】
【再往後走就是四個文臣石像生,文臣的穿著又跟武將不一樣,他們身上穿的是朝服,頭上的帽子叫做梁冠,手中拿著的是笏板。】
【看完了石像生,走完了神道,就能看到前方紅色的大門,這才是明孝陵寢宮部分的正門——文武方門。】
文武方門
【走進去,就真正走進了明孝陵的核心區域。】
【在這座大門的右邊,有一塊被玻璃罩起來的石碑,上麵用英法德意日俄六個國家的文字雕刻了一些話語。】
【這些字翻譯過來其實也很簡單,就是愛護環境,不然的話,這麼一塊小小的石碑,也放不開六個國家的文字不是?】
【看起來是不是很像我們現代景區中的各種提示牌?】
【有人可能要說了,這看起來不像是明朝的東西,為什麼還要這麼謹慎的用玻璃罩起來呢?】
【這塊石碑其實是清朝末年的時候雕刻的,因為當時清政府無能,聯軍已經打進了華夏進行燒殺搶掠。】
【這些人很喜歡華夏的文化,所以搶走了很多珍寶,明孝陵作為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自然也是備受這些人的關注。】
【很多外國人都到這裡打卡,來看朱元璋。】
【清政府勢弱,管不住這些國外的大兵,隻能任由他們在明孝陵亂刻亂畫,可這是中華的瑰寶啊,怎麼能任由這些人胡來!】
【不能武力驅逐的清政府隻能做了這塊提醒用的碑,希望這些人能自覺地一點。】
六國文字提示碑
【悄悄說一句,我覺得這個玻璃罩在這,可能更多的是為了保護這塊碑不被徹底破壞吧,這怎麼說也算是恥辱了,我都懷疑要是沒有玻璃罩,有人會趁機直接把這塊碑給砸了!】
{拿望柱上的石粉做藥?這些人是怎麼想的啊!}
{就算是陵墓中的望柱,也是石頭做的,不會有其他的功效啊!}
{是不是隻有南京這個地方流傳這個偏方啊,不然的話,其他帝王陵墓中的石柱也該遭殃了才是!}
{我記得之前去看的明成祖朱棣的明長陵的望柱就好好的,不僅雕刻在,還白白淨淨的!}
{這兩根柱子,要是主播不說,我還真的不敢相信這竟然是明太祖的望柱,這看起來也太臟了吧,而且上麵也沒有什麼好看的花紋和雕刻!}
{四個?而且看起來還是前麵四個後麵四個,朱元璋也沒有按照左文右武排列自己的石翁仲啊!}
{老朱:沒事沒事,反正我的陵墓已經跟前朝的帝陵大不相同,也不差這一點半點!}
{孝陵的樹木真的好多啊,看起來鬱鬱蔥蔥的,跟公園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