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最開始的分封還真的沒有了解過,不管怎麼說,這也有點太少了吧??}
{沒事,看看其他朝代!}
{其他朝代都不少啊,咱們的二鳳有淩煙閣二十四功臣,基本上人人都是國公,還有不少少數民族的首領也被分封為國公了!}
{位麵之子秀子哥也是,不過漢朝不封國公,封的是列侯,雲台二十八將大部分也都是列侯,還有一些後起之秀也被封侯了。}
{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倒是沒分封,但是他自己就是自己的大將軍,剩下的這些人的功勞都比不上趙匡胤,再加上當時特殊的曆史背景,老趙不進行分封很合理啊!}
{曆史上各個朝代奪了江山後,也就宋朝因為不分封,比老朱封的少了。}
漢高祖劉邦看到這個數量,猛地瞪大了眼睛。
奪少?天幕你說這個叫朱元璋的小子分封了奪少?
六個?
不會吧,朱元璋打天下不會就靠著這六個人吧?
那剛剛提到的那位為他出謀劃策,提出奪取江山的指導思想的朱升呢?
那後來為他提出策略,打敗陳友諒和張士誠的謀士劉基劉伯溫呢?
不會因為人家是幕後軍師,不負責打仗就不給人封賞吧?
他們這邊,蕭何、張良可都是不能打仗的謀臣!他也給分封了啊!
經過了天幕的講解,漢初的列侯們都已經知道了這個分封根本就是個裹著蜜糖的毒藥,但即便如此,奪得天下的時候,皇帝有沒有給這顆糖也很重要!
是人都會有私心,付出了勞動和精力卻沒有的到回報,人們心裡可是會有怨氣的!
隻封這麼一點熱,這個朱元璋難道是在坐等其他臣子們造反不成?
“子房啊,你怎麼看?”劉邦緊急呼叫自己的外置大腦。
張良皺著眉頭:“回陛下,當初咱們進行分封,是因為自商周起便有這樣的傳統,明朝的時候,已經經過了很多的朝代,每一個朝代都會為這位明太祖做出示範,即使明太祖出身低微,也應該知道安撫功臣的重要性,就這麼六個人,確實是太少了。”
難道他還有彆的安撫開國功臣的厲害手段?
天幕講解了這麼朝代,其中說到的皇帝不乏朝代初的建國者和朝代中期的打壓臣子者,以張良的聰慧,早就已經明了了曆史相似的進程。
曆朝曆代都要經曆這麼一個過程的,初代分封,後代削藩,但不管後代跟臣子們怎麼鬥,初期的安撫都是必不可少的!
“子房說的在理,乃公也是這麼想的啊!六個人也太少了嘛!”
劉邦小聲逼逼,滿臉酸味:“明朝的臣子們好像沒有造反啊!難道是還不到時候?不可能啊,這個時候不造反,那以後可就沒借口了!”
“憑什麼啊!朕給臣子們分封了他們都要造反,難道這個朱元璋不給封賞,這些臣子們還會乖乖的聽命於他嗎?不可能!絕對不可能!朕不信會有這樣的好事!”
貞觀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