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發行的總數量,一定要符合當時社會上生產產品的總價值,不能比這個多很多,也不能比這個少很多。】
【不過古代時候,比較落後,統計不出來也是常有的事情。】
【大明寶鈔剛開始發行的時候,其實數量也是不夠的,所以這個時候的寶鈔顯得非常值錢。】
【我們都知道,華夏人的一個愛好,那就是喜歡藏東西,越是貴重的東西,越是要藏起來。】
【寶鈔在當時就處於這樣的一個地位。】
【發行早期,寶鈔值錢的時候,還有不少人會專門去囤積寶鈔,等著寶鈔升值。】
【因為數量少又是強製使用,麵額一百文的寶鈔,實際購買力可能要遠遠超過一百文。】
【值錢的寶鈔被人們藏起來後,朝堂上的老朱就發現,自己的寶鈔好像都在莫名其妙的消失,錢沒了怎麼辦?那當然是繼續印啊!】
【洪武全朝盲目印製寶鈔,導致寶鈔的數量急劇增加,開始貶值。】
【寶鈔越來越不值錢,一百文麵額的寶鈔已經不能買到一百文的東西了。】
【洪武十九年之後,寶鈔貶值,明朝開始通貨膨脹,對明朝的經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說完了貨幣,我們再來說一說禮儀文化。】
【彆看朱元璋是個武將,是個粗人,但在文化方麵,人家也絲毫沒有落下。】
【首先,朱元璋對一係列的禮儀民俗都進行了改革。】
【明朝是奪了元朝的江山,而元朝是由少數民族蒙古族建立的朝代。】
【當蒙古族人領導漢族的時候,蒙古族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衝擊了漢族文化並融入其中。】
【明朝初期,蒙古文化的影響仍舊存在,比如說沒有明確的服飾等級製度,跪拜的方式也早就習慣了蒙古族的胡跪,很多漢人與蒙古族通婚,或者為了能夠儘快的融入蒙古族,使用蒙古的姓氏。】
【最可怕的是,就連蒙古族的收繼婚製度,都在一些地方蔓延開來,絲毫沒有了漢人最是推崇的尊卑有序、禮義廉恥。】
【為了能夠的將蒙古文化的影響從漢文化中剔除,明太祖朱元璋製定了一本《大明集禮》,全麵廢除胡俗,恢複漢族禮儀。】
【他參考唐朝的記載,嚴格的規劃了一套明朝特有的服飾等級製度。】
【這套製度特色鮮明、等級嚴格。】
【禮儀方麵,則是選擇廢除了胡跪,重新恢複漢族的傳統跪拜方式,比如說稽首、頓首、空首等,還將五拜、四拜、再拜的禮儀與等級掛鉤。】
【廢除全國範圍內的胡姓,甚至在這期間,很多跟胡姓比較像的複姓也都遭了殃,被一筆禁止。】
【收繼婚的製度被禁止,同時也禁止說胡語。】
【明太祖朱元璋通過這些手段,成功的驅除了蒙元的影響,並且讓人們在遵守禮儀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跟百姓訴說大明政權的合理合法!】
【這也算是文化滲透的一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