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開始,朱元璋其實也沒想過要把丞相怎麼樣,因為此時擔任丞相的人都是他的心腹。】
【老朱沒想到,就算是自己親自選的人,也能捅出大簍子,沒錯,說的就是胡惟庸!】
【胡惟庸早年便跟隨朱元璋起兵反元,是朱元璋身邊得用的老人了。】
【比較受老朱寵信的胡惟庸在明初的職位一升再升,當然胡惟庸的仕途也不是這麼一帆風順的,但是胡惟庸是一個行事很靈活的人,眼看著自己的仕途不順了,他就開始找關係了。】
【至正二十七年,胡惟庸賄賂了李善長二百黃金,讓李善長將他推到了太常寺少卿的位置上。】
【從這件事就能看得出來,胡惟庸可能有能力,但是品行實在堪憂。】
【胡惟庸真正被朱元璋記住,是在楊憲被殺之後。】
【楊憲也是跟隨朱元璋的老人,能力也很是不俗,即便在老朱最得用的謀臣劉基口中,他也是一個有丞相之才的人。】
【最開始,楊憲是檢校組織的一員,也就是說,他是為朱元璋搜集情報的人。】
【情報人員嘛,就是需要有極強的觀察力,又需要有錙銖必較的素質,楊憲在這方麵就做的極好。】
【不僅如此,楊憲也是一個不畏強權的人,就算是朱元璋的侄子李文忠犯了錯,他都會剛正不阿的向朱元璋稟報,絲毫不會留手。】
【隻是有人在的地方就有矛盾,楊憲還有他的兄弟楊希聖就與老朱真正的心腹李善長不合。】
【後來,楊希聖被罷黜,楊憲和李善長之間的矛盾越發無法調和,這讓楊憲懷恨在心,時時刻刻都想要扳倒李善長。】
【朱元璋對於二人之間的矛盾不感興趣,他隻希望官員們能夠好好為自己效力,明朝建立之後,中書省的存在就是朱元璋心中的一根刺,所以老朱就派了楊憲這個情報人員去監視中書省的官員。】
【進入中書省,楊憲也名正言順的得到了一個中書省的職位,中書省權利很大,這個職位漸漸地腐蝕了楊憲,讓他覺得自己的雙重身份有機會拉李善長下馬!】
【楊憲不斷地向朱元璋稟報李善長的錯誤,試圖讓朱元璋相信,李善長根本就沒有當丞相的能力!】
【隻可惜,李善長跟隨朱元璋的時間要更長,相比起楊憲,李善長在老朱心中的地位也要更高,楊憲理所應當的失敗了,這些誣陷也讓老朱對楊憲徹底失望,從而被殺。】
【楊先死後,李善長推薦的胡惟庸真正進入了老朱的視線,成為了老朱的新任寵臣。】
{老朱是真的把權利看的很重!}
{為了加強中央集權,老朱真的什麼都能乾得出來!}
{胡惟庸案!}
{胡惟庸的底線真的很靈活,我是真沒想到,他還能賄賂李善長!}
{二百兩黃金,胡惟庸到底是怎麼能有這麼多錢的!}
{這誰知道!}
{我一直都覺得李善長是被胡惟庸連累的,沒想到李善長竟然會收賄賂,濾鏡掉了一地!}
{劉基評價楊憲:有做丞相的才能,但是沒有做丞相的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