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漢光武帝時期。
太子劉莊連連點頭:“果然猜對了!廢除丞相製度,說的容易,做起來哪有這麼簡單啊!”
劉莊很是佩服朱元璋這種從底層爬到至高無上位置的實力,但是廢除丞相這件事做的實在是有點不知所謂了。
看吧,就算是沒有了丞相,丞相的活兒不還是要有人乾才行!
瞧瞧,不止弄出了一個內閣首輔,還弄出個司禮監!!
與其讓太監跟文官相互製衡,還不如朝堂上臣子們之間相互製衡呢,太監光明正大的掌權算是怎麼回事啊!!
【胡惟庸案在整個大明都掀起了軒然大波,大家可能都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明明同樣都是參與了胡惟庸案,為什麼先被揭發出來的李存義就能保住一條性命,而號稱是朱元璋心腹的李善長卻下場淒慘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李善長作為開國功臣名聲在外,在朱元璋看來,也已經嚴重威脅到了他的統治。】
【李善長跟胡惟庸之間一直就隻有金錢利益的往來,胡惟庸要造反這件事,李善長雖然知情,但是卻並沒有直接參與進來!】
【李善長的不作為也是讓胡惟庸的野心進一步膨脹的一個重要原因,在胡惟庸看來,李善長這個一直跟隨著朱元璋打天下的人都沒有跟朱元璋透露自己的謀反的事情,豈不是說就連李善長也讚同自己的這次行動?】
【原本還有些遲疑的胡惟庸瞬間吞下了一顆定心丸。】
【即便如此,胡惟庸的謀反案也跟李善長沒有多大關係。】
【朱元璋給李善長定的罪名也很有意思:因為李善長知曉胡惟庸要謀反但是卻沒有檢舉,定死罪!】
【真正參與了胡惟庸謀反的李存義沒事,知情不報的李善長卻死了,誰看了不說一句朱元璋明察秋毫啊!】
【當然,一切為了中央集權,朱元璋這麼做也無可厚非。】
【大概是因為從小吃過了太多的苦,明太祖朱元璋還非常厭惡貪官,朱元璋對貪官的整治,可以說是曆代之最。】
【朱元璋有多麼厭惡貪官呢?大概是到了一旦查到了貪官,就基本上仕途完蛋,大部分都是死罪的地步。】
【就連跟隨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一旦被查到有貪汙的跡象,那也是要掉腦袋的。】
【朱元璋研究出來的那些酷刑,大多也都被應用在了這些貪官汙吏的身上。】
【除了胡惟庸案之外,洪武年間還有空印案,洪武十八年的郭桓案和洪武二十六年的藍玉案。】
【這四大罪案被稱為明初四大案,牽涉其中的官員多如牛毛,數不勝數,就這四個案子,基本上就將明朝的開國功臣們一網打儘了。】
【哦,甚至還牽連了洪武年間很多新考中升任的年輕官員。】
【因為涉案人員眾多,基本上都是死罪,所以朱元璋統治的洪武年間,又被後人們戲稱為洪武大逃殺!】
{來了來了!}
{明初四大案!}
{曆朝曆代有有殺功臣的,但是真的沒有誰會殺的這麼多這麼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