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製度在加上魚鱗圖冊,把明朝的百姓牢牢的框死在了土地上,憑借著這一整套戶籍製度,大明對百姓的控製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讓百姓們沿著這一張張的大網,源源不斷的為中央供血。】
【那麼這項政策能不能改一下,改的更加好用一點呢?】
【主播也是開動了腦筋的,首先,固定籍屬這件事,真的是個大大的敗筆,最好是棄之不用。】
【然後,就是將裡長和甲長納入官僚體係,給他們正經發俸祿。】
【第三就是在明朝老生常談的話題,漲俸祿!】
【漲俸祿!漲俸祿!漲俸祿!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第四就是儘量不要把製作黃冊的成本分攤給百姓,該是國家承擔的成本,就應該國家來出。】
【比如說,國家可以指定紙鋪,讓負責製作黃冊的裡長和甲長們免費領取,或者直接就是由縣官負責發放。】
【最重要的就是防止裡長和甲長們受賄後更改黃冊,所以就需要一個嚴密的監管製度。】
【比如專門設置一個部門,隨機抽查黃冊,實地走訪,看看與黃冊記載相符不相符。】
【黃冊每十年更改一次,官員們可以在這十年間走訪考察,甚至是回來後再把自己的見聞與黃冊做對比也是可以的嘛!】
【如果說戶籍製度還是有可取之處的一項製度,那還有一些製度,就會讓人覺得朱元璋是不是腦子出問題了。】
【首先要說的就是明清甚至到近代,都在殘害女子的身體健康的一項製度,纏足。】
【纏足,現代人雖然都知道有這樣的一種殘害女子的行為存在,但是對它卻並沒有深入的了解。】
【主播之前對纏足的了解也不是很深,連夜找了很多的資料才知道,為什麼說纏足是封建陋習了。】
【纏足的起源已經不可考,但是根據史料和各種詩詞歌賦中的描述來看,最晚宋朝時,纏足就已經在婦女之中零星出現。】
【北宋著名詞人蘇軾曾經就寫過一首詞讚美纏過的纖纖細足。】
【《菩薩蠻*詠足》:塗香莫惜蓮承步,長愁羅襪淩波去;隻見舞回風,都無行處蹤。偷立宮樣穩,並立雙跌困;纖妙說應難,須從掌上看。】
【這首詞也表達了蘇軾對於這些需要纏著足跳舞的舞姬們傷害身體以博取恩客歡心的同情和不滿。】
{哦,沒背過全文,還以為是蘇軾純就在讚美纏足呢!}
{原來是讚美舞姬的,我還以為是讚美普通的纏足女子的!}
{宋朝時,也不會有正經人家的姑娘跳舞給男子看的!“舞回風”呢!}
{纏足啊,這可是荼毒了女子幾百年的封建餘孽!}
{據說古代的時候,女子的腳就是越纖細、越小越好看!}
{漢朝不是有什麼掌上舞什麼的,每一個都需要腳小的女子才能跳!}
{還有人說,楊貴妃楊玉環的腳就很小!}
{這個怎麼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