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官員想起來,自己曾經就見到過這種追求小腳的人家。
那家的女兒的腳非常小,走起路來也是一步三晃,甚至需要丫鬟們扶著走!
當初見到這位女子的時候,大家還出言讚歎,說這戶人家養了一位美貌非凡,風姿綽約的女兒,將來必定門庭若市百家求,現在想想,不會根本就是疼的站不穩吧?
他記得那家人家的父親就有對小腳的極致追求來著。
還有的官員想起了自己曾經見過的舞姬,之前有位舞姬可是名動應天,因為她就能跳趙飛燕的掌上舞!
前段時間聽聞這位舞姬香消玉殞,沒能見過她驚為天人的舞姿,這位官員還覺得可惜,現在想來,能跳掌上舞,也是這般損傷過自己的腳吧!
馬皇後再度揪起朱元璋,按住他的頭看向天幕:“來!看看好看嗎?”
洪武帝朱元璋的審美還是很正常的,當然不會覺得這樣畸形的腳美麗。
“不好看!醜死了!”
“但是這跟咱沒關係啊!你知道的,現在纏足根本不會把腳纏成這副樣子!”
朱元璋嘟嘟囔囔。
“那也不能把這種習俗寫成聖旨頒布!而且,你怎麼就知道現在沒有把腳裹成這副模樣的人呢?”
馬皇後很生氣,她跟隨朱元璋一路走來,一直都是朱元璋的賢內助,她無法想象,有這樣一雙小腳,該經曆了怎樣的痛苦折磨,又如何能夠操持家務!
“以後不允許纏足在大明出現!”馬皇後嚴厲警告朱元璋。
朱元璋自知理虧,便揮手寫下了“不纏足者,方為正妻”的旨意。
其他朝代萬萬沒想到,事情竟然會發展成這麼離譜的模樣!
他們的朝代百姓賺的錢本就不多,全家老少齊上陣才能勉強溫飽,若是婦女們纏足,是不是就掙不到全家的口糧了啊!
天幕上還說,婦女纏足容易導致孩子身體虛弱,早早夭折,他們朝代的人口本來就少,孩子要是再少一些,他們的人就不夠用了!
纏足必須廢除!
這完全就是陋習!!
【身為皇帝,一言一行都必須要考慮到後果才行,這種損耗人身體的行為,從一開始就不應該被提倡,更不用說被寫入《袞冕製度》這種類似於法律條文的文獻中了。】
【說完了纏足,我們再來說一說明太祖朱元璋腦子一熱提倡的另一個行為。】
【貞節牌坊!】
【貞節牌坊由來已久,秦朝時,咱們政哥為了表揚秦朝境內的一位寡婦巴清,為她建立了一座女懷清台,這便是有史可考的、最早的貞節牌坊。】
【那麼這位名叫巴清的寡婦,到底是做了什麼才能得到千古一帝秦始皇的禮遇褒獎呢?】
【因為她憑借著自己的聰明才智,鑄就了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
【巴清聰明能乾,丈夫去世之後,她並沒有選擇改嫁,而是儘全力經營丹砂事業,由此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
【在秦始皇看來,這樣聰慧堅強的女子,顯然是值得嘉獎的。】
【經現代儀器的測量,秦始皇陵中汞含量高的異常,很符合《史記》中,以水銀作為江河湖海的說法。】
【那麼這麼多的水銀從哪裡的呢?大家都猜測,正是巴清為秦始皇提供的,這樣一來,秦始皇的表彰也就無可厚非了。】
【後麵的朝代建立的貞節牌坊,多數不是皇帝行為,而是古代的士子們為含辛茹苦養育自己的母親建立的,為的是紀念母親的愛子之情,強調的是“節”而非“貞”。】
【貞節牌坊也不是誰想建就能建的,隻有為丈夫守節,獨自將子女拉扯大的寡婦,才有機會得到貞節牌坊。】
【秦漢時期,女子的權力和地位都要遠遠高於後世,再加上人口短缺,寡婦再嫁才是當時社會的主流,所以即便秦始皇對巴清這位寡婦做出了表彰,統治者們也絲毫沒有鼓勵貞婦守寡的意思。】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一個極為混亂的時期,又承襲自漢朝,也不倡導貞節。】
【唐朝更不用說,唐朝的包容開放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繁榮昌盛的大唐也不願意讓女子孤苦一生。】
【皇帝也非常疼愛自己的公主,有的公主為了得到幸福能改嫁三次,大詩人白居易也認為,讓女子守節是一件非常殘忍,非常不人道的事情。】
【到了宋朝前期,經濟極度發達,物欲橫流,名人雅士縱情聲色,放縱的社會風氣影響到了宋朝的各個層麵,就連女子也變得非常開放。】
【甚至於自己家的女兒去做妾室,或者做歌女舞女,家中人都不是很在意,所以宋朝前期也不要求女子守貞節。】
【宋朝中期,程朱理學的出現,開始要求女子貞節。】
【有人曾經問程頤如何看待寡婦再嫁,程頤認為,寡婦再嫁是一種失節的行為,在他看來是非常不提倡的。】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此時程朱理學剛剛興起,但女子是否守節,還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話題。】
【明朝時期,朱元璋非常推崇程朱理學,程朱理學成為了統治階級的治國思想。】
【程頤非常推崇的貞節,也成為了朱元璋推崇的對象。】
【明朝初立,就開始對貞婦進行獎勵,並且製定了一係列提倡貞節的規定。】
【首先,便是建造貞節牌坊,朱元璋規定,若是一位女子的丈夫在她三十歲之前去世,而這位女子能夠為自己的丈夫守節至五十歲而不改,便是要被著重嘉獎的貞婦。】
【出了這樣貞烈的女兒的人家,不僅能夠得到好名聲,社會地位亦會隨之提高,並且朱元璋還規定,會免除貞婦家族的賦稅徭役。】
【這樣實實在在的好處讓百姓們爭相爭取。】
【對於官員,朱元璋也作出了明確的規定,一旦管轄範圍內出現貞婦,官員們必須上報,甚至管轄範圍內出現貞婦,官員也會受到朱元璋相應的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