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所在的位置呢,就是杜甫在老年時居住的地方了,當然這裡也是重新修建過的,至於為什麼不去青蓮鎮,莫問,問就是李白走過的路實在是太多了,青蓮鎮排不上號!】
【杜甫草堂的曆史要比青蓮鎮的所謂李白故居久的多。】
【杜甫草堂位於成都市青羊區,是老年的杜甫流寓成都時的住所。】
【彆看現在的杜甫草堂看起來古色古香,很有古代大戶人家的感覺,實際上這裡在唐朝的時候,就是幾間茅草屋,這才被杜甫本人稱為草堂。】
【杜甫的詩在他活著時候反響平平,反而在杜甫死後越來越受歡迎。】
【唐朝末期,經曆了很長時間動蕩的大唐人,終於能夠讀懂杜甫藏在詩中的千種愁苦,杜甫的詩才慢慢的出名,粉絲也漸漸地多了起來。】
【也是這個時候,杜甫開始被人們冠以詩聖的名號。】
【這座茅草屋,最開始的時候是由杜甫的一位粉絲韋莊修繕的。】
【韋莊是唐末的詩人,他慕名而來找到這座草堂的時候,這裡已經隻剩下了破敗不堪的遺址,但是韋莊還是憑借著對偶像的推崇,出資重新修建了這座杜甫草堂。】
【隨著杜甫的名聲越來越響,在曆朝曆代都不缺粉絲的杜甫,迎來了各個朝代對他這座草堂的修繕。】
【經過了宋元明清曆代的修繕和擴建,才有了我們現在見到的草堂的模樣!】
【我們杜甫大大經過了這麼多朝代一點點修建成型的古董草堂,當然不可以給彆人免費參觀了,所以,這裡也是要門票的,每人五十元!】
【五十塊!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隻需要五十塊,就能隨便參觀詩聖住宅哦!】
【杜甫草堂的占地麵積還是很大的,將近300畝,是一個非常具有華夏對稱美的建築,其中藏有資料三萬餘冊。】
【我們還是習慣性的簡稱它為杜甫草堂,實際上,這裡早就在85年的時候,就已經更名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了。】
【這座曆史悠久的草堂一共有三道出入的門戶,分彆是南門、北門和西門。】
【因為交通原因,大部分人來到杜甫草堂都是從北門或者南門進入,其中的北門更是可以存放行李,十分方便,是杜甫草堂接待遊客的地方。】
【但實際上,西門才是杜甫草堂的正門,所以今天,up主也是繞了遠路,專程帶著大家正確遊覽杜甫草堂。】
【up主身後的便是西門了,西門之所以是正門,是因為它就建在杜甫草堂的中軸線上,按照中華建築學規則來說,這種方位才是一座宅邸正門的正確打開方式。】
【杜甫草堂雖然經曆了曆朝曆代的修繕,但是其中經曆的滄桑和損毀也是不計其數。】
【除了最開始韋莊的修建外,它還經曆了兩次重大修建,分彆在明朝的弘治十三年和清朝的嘉慶十六年,這兩次修繕,基本上奠定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中式建築的整體格局。】
【杜甫草堂作為杜甫的故居,怎麼能少了咱們詩聖大大的詩呢?】
【在這座草堂中,我們隨處可見杜甫的詩句,西門的門口寫著的這句“萬裡橋南宅,百花潭北莊”,就是出自杜甫大大的《懷錦水居止二首》。】
【這句詩,就是杜甫在敘述自家草堂的位置,放在這裡,再合適不過了!】
【西門門楣上的“草堂”兩個大字,則是出自清朝康熙皇帝的十七子果親王允禮。】
【不愧是鐵血教育家康熙,他家十七兒子的字,正經還挺不錯的!】
{杜甫大大的草堂!}
{詩聖!詩聖!}
{雖然我覺得杜甫的詩過於愁苦,但是不得不承認,人家的才華是無可挑剔的!}
{杜甫明明也是出身名門世家,結果卻因為唐玄宗李隆基和李林甫的騷操作,考了好幾次都沒考上科舉!!生氣.jpg}
{就是啊,硬生生的把我們的詩聖都給搞的不自信了!}
{沒想到這座草堂有這麼大!}
{這可是經過了曆朝曆代的修建的!怎麼可能不大,擴建了好幾次吧!}
{當初讀《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時候,我還真的以為杜甫家就是一間破茅草屋呢!}
{杜甫很有才華,也跟唐朝的很多詩人士子都是好朋友,可以說是朋友遍天下!}
{這座草堂最開始其實也不算大,但是比起普通百姓的房子還是要大一點的,杜甫接受了朋友的幫助才有了一處遮風擋雨的住所,不然的話,杜甫一家人都要露宿街頭了!}
{感謝好友送來的房子!!}
{隻可惜,這座房子最後還是被人給占了!}
{啊?誰這麼大膽,敢占我詩聖大大的房子!舉起鐵錘,怒目而視.jpg}
{杜甫在的時候當然沒人占,後來杜甫去世之後,四川節度使崔寧的一個小妾的家族,占據了大部分草堂!}
{“百花潭北莊”,這座草堂的位置應該在開滿了鮮花的一處小譚旁邊,估計景色挺好的,所以才會被人強占!}
{是的捏,這個小妾還敢自稱浣花夫人,big膽!!怒火熊熊.jpg}
{不不不,大家誤會了,是浣花夫人的家族占據了草堂!跟這位夫人沒什麼關係的!}
{浣花夫人不是自稱,而是當地的百姓們自發送給任氏的稱號,因為她驍勇善戰,擊退了瀘州刺史楊子琳,代替進京述職崔寧守衛了成都!}
{哦,抱歉啊!情緒過於激動了!不過最好還是約束一下族人,巾幗英雄的族人也不能強占詩聖的房子!!}
{當時這座房子好像已經被杜甫送人了吧?}
{嗯,杜甫都走了,房子留著也沒什麼用了,而且當時杜甫也不出名!抹汗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