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是晚唐時期非常有名的詩人,雖然家中貧困,但是卻一直不曾放棄學習。】
【李商隱讀書的天分極高,也是唐朝非常有名的神童,十六歲便因擅長古文而出名。】
【唐朝有兩對李杜,大李杜就是我們現在說的李白和杜甫,小李杜就是李商隱和杜牧的合稱了。】
【能夠與李白和杜甫相提並論,可以看得出來,李商隱和杜牧的才華也是不容小覷的。】
【所以,為什麼比李商隱大了四十多歲的白居易,放著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佛王維這樣的名人不去崇拜,反而要推崇這麼一個小輩呢?】
【答案很簡單,無他,才華而已!】
【李商隱的詩構思巧妙縝密、善於用典、辭藻華麗、韻調婉轉,雖然白居易自己寫詩,一向是看重質樸,立誌能夠讓無知婦人也能聽懂自己的詩,但是不代表著白居易不能欣賞這種才華橫溢的詩句。】
【總之,白居易拿到李商隱的詩一讀,簡直是驚為天人,立馬選擇李商隱成為了自己的偶像,甚至還曾許過,希望自己死後轉世,能夠成為李商隱的兒子這種願望。】
【《唐才子傳》中記載白居易死前曾說過:“我死後,得為爾兒足矣”。】
【白居易的追星行為也挺瘋狂的,所以同一個時代的人都知道,李商隱的好朋友溫庭筠也知道這事兒。】
【也不知道李商隱是怎麼想的,竟然真的為自己的一個兒子取名“白老”!】
【白老是李商隱的長子,白居易的才華也是毋庸置疑,李商隱為長子取這個乳名,大概是也是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像白居易這般聰慧好學。】
【隻可惜,李商隱的這個兒子並沒有如他所願像白居易那般有才華,反而蠢鈍不堪,這讓李商隱很沮喪。】
【李商隱的好友溫庭筠去李商隱家,見到了李商隱的長子,還曾經開玩笑的說道:“若這真的是白居易的轉世,那白居易這胎投的,也不怎麼樣啊!”】
【白居易對於李商隱的追星行為還不止於此,他在臨終之前,還曾經特彆囑咐了自己的孩子們,死後的墓誌銘一定要請動李商隱來寫,不然的話,他死了都不安生!】
{蘇軾!這可是多少人的偶像了!}
{蘇軾的一篇《水調歌頭》,那可是號稱此後再也無人能夠在寫月一道上超越蘇軾!}
{哈哈哈,其實宋朝厲害的人也有很多,但都不是蘇軾的菜!}
{沒想到蘇軾喜歡的人竟然會是白居易!白樂天的寫詩風格和蘇軾的不太一樣吧?}
{也沒說喜歡一位詩人就一定要模仿他的風格吧?杜甫草堂中的那兩位是個例外!}
{也不能算是例外,每個人的思想都不一樣,就算是仿寫,也能寫出自己的風格,更不用說陸遊和黃庭堅這樣厲害的詞人了!}
{原來東坡是這麼來的?我還以為是蘇軾的家住在東邊的小山坡上呢!}
{蘇軾居然還會在自己的詩詞中化用白樂天的詩句?我怎麼看不出來!}
{《定風波》中的“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歸處是吾鄉”就是化用了白居易的《初出城留彆》中的“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
{蘇軾什麼時候自比過白居易?}
{蘇軾在一首詩中寫過“定似香山老居士,世緣終淺道根深”,但是我忘了這首詩叫什麼了,隻記得名字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