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調》三首,以牡丹作比,描繪楊貴妃美豔絕倫的容貌,表現了楊貴妃的盛寵。】
【三首詩從不同的角度來寫,描繪了一幅人麵牡丹交相輝映的美景。】
【那一句“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讓楊貴妃的美貌傳頌至今。】
唐欣欣把之前的《大獵賦》和《明堂賦》撤了下來,換成了李白的《清平調》。
至於《將進酒》,哼哼,這可是詩仙大大的代表作之一,就讓它先掛著吧!
{李白大大終於要做官了!}
{隻可惜,這個翰林空有名頭,根本就不摻和政治!}
{李白想的是用自己的才學改變大唐,結果辛苦了大半輩子得來的官職,職責卻不過是在皇帝麵前逗趣兒!}
{李白以詩文得到賞識,但是李隆基甚至是玉真公主,看到的都不是李白的報國之心,而是他詩文的優美,相比起讓李白摻和政事,他們更加關心李白的詩賦可以為自己增加何種色彩!}
{詩仙大大是真的慘,做翰林的這幾年,大概是李白最痛苦的一段日子之一了。}
{其實剛開始的時候,李白應該也是想辦法向李隆基闡述過自己的政治主張的,奈何定位不對,李隆基隻想得到李白的讚美詩,根本不想聽李白的政治理想!}
{天寶年間,李隆基已經腐朽了,他更想享樂,而不是當一個英明但辛苦的君王!}
{要是早年的李隆基,他估計還能耐著性子聽一下李白的政治主張,給李白安排一個能夠實現抱負的職位,天寶年的唐玄宗,想都不要想!}
{李白還是錯過了啊,其實開元十五年的那次招賢令,真的是李白想要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的最後機會了,可惜,李白沒抓住!}
{開元十五年的時候,李隆基還是個比較清醒的明君,要是李白能夠有勇氣直接去長安自薦,想來可能已經做官了!}
{我至今都想不明白,為什麼李白都入贅許家了,想要個官職竟然還這麼費勁兒!}
{也是啊,許家畢竟是曾經的宰相家族,門生故舊應該很多吧,就算現在許家無人在朝堂上為官,總還是有認識的人在朝堂上的吧?為什麼不托這些人為李白求官啊!}
{就是,他們就這樣眼睜睜看著李白蹉跎,也不伸手幫幫忙!自家精心教養的孫女交給了一個一事無成的廢物,難道是什麼很好聽的名聲嗎?}
{雖然李白有當鳳凰男的傾向,但是人家鳳凰男至少從嶽家得到好處了呀,李白這幾乎什麼好處都沒拿到啊!}
{許家有錢啊,你們忘了嗎?}
{可是李白自己家也不缺錢啊,為了錢入贅,不值當吧,李白入贅許家不就是為了能夠有個靠山,謀得一官半職嗎?}
這麼一說確實很奇怪啊!
彈幕上的討論,引起了萬界中人的注意。
對啊,當初李白入贅許家不就是想要得個靠山嗎?
既然許家是靠山,為什麼李白不能憑借許家的推薦入朝做官呢?
要說起這件事,杜甫反而是知道的比較清楚的。
杜甫畢竟出身京兆杜氏,祖父杜審言和父親杜閒都在朝中為官,但是在他們的談話中,卻從來不曾說起過曾經出過宰相的許家。
官場就是這樣,一個家族的衰落也隻是在一瞬之間。
許家,很明顯是沒落了啊!
杜甫麵露不忍的看向了李白。
唉,太白兄為了能到得到官職而入贅許家,結果卻發現許家除了家財之外,在朝堂上的勢力已經所剩無幾,到頭來還是要靠自己!
當時的太白兄該有多難過啊!他們大唐的贅婿可是不好當的,會被人笑話的!
李白看著杜甫欲言又止,止言又欲,嗤笑了一聲:“想說就說,這都多久之前的事情了,我早就不在乎了,當時我的家財上其實也出了點問題,與許氏的婚姻就算是不能得官,但也填補了我花銷上的空缺!”
“再說了,許氏是個溫柔賢惠的女子,我也很喜歡她的!”李白想想自己的妻子,記憶中的她美好溫柔,唉,終究還是自己在外漂泊,對她有所虧欠。
【這個啊,其實要說原因的話,可能有很多,但最重要的還是許氏在朝堂上的影響力已經幾近於無了。】
【許家的這位宰相許圉師可是唐高宗時期的宰相,現在都是唐玄宗時期了!】
【中間還間隔了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一代女皇武則天三個皇帝啊!】
【許圉師的兩個兒子都是不爭氣的,在許圉師的縱容下強搶田地,射殺百姓,許圉師還因為兒子被貶謫了,他犯了錯的兩個兒子自然也就沒有官職在身。】
【許家雖然是宰相家族,但是這麼一看,說是罪臣之家也不為過啊!】
【雖然後來許圉師又起複了,但是他的兒子們卻並沒有官複原職,許家沒有了後繼之人,在朝堂的影響力自然也就隨著許圉師的離去而煙消雲散。】
【官員們最擅長趨利避害了,就算是之前有人與許家來往甚密,現在這種情況,他們也隻會與許家撇清關係。】
【所以李白入贅的時候,許家可能已經沒有能力幫助李白得到官職了!】
【解答完了友友們的問題,我們接著說詩仙。】
【李白對於這種禦用文人的生活很快便厭倦了,他不想再為皇帝寫這些華麗但無用的詩賦,但他現在是官員,不能拒絕皇帝的正當要求,所以李白隻能用自己曾經最喜歡的酒來麻痹自己。】
【李白在宮中終日縱酒,整日昏昏沉沉,沉醉在酒意帶來的迷夢之中。】
【到了後來,隻要唐玄宗李隆基叫李白伴駕,李白一般都會選擇拒絕。】
【有一次唐玄宗命令李白為他起草詔書,李白喝醉了才來,在寫詔書的時候,李白還趁著酒意讓李隆基身邊最得寵的宦官高力士為他脫靴。】
【能夠爬上高位的高力士雖然厭惡李白,但是他明白此時的李白很受玄宗的重視,即便心中再如何的不願,也還是笑著照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