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神童!羨慕兩個字已經說累了!}
{天底下有這麼多的聰明人,多我一個不行嗎?}
{樓上不行!因為我也不是聰明人!見不得彆人變聰明!}
{嗐,中華上下五千,哦不對,現在是八千年了,這麼多人就出了這麼上百個能夠名留青史的,他們能不聰明嗎?}
{也對哦!}
{杜甫的家境是真的很好!}
{羨慕了,這才是真正額往來無白丁吧?周圍人都是大佬!}
{這就相當於我的周圍都是教授!太羨慕了!}
{七歲就能作詩,我跟這些不當人的家夥拚了!}
{羨慕杜甫!公孫大娘當時可是宮廷舞姬,沒什麼背景的人是連麵都見不到的!}
{還有李龜年,原來杜甫也認識李龜年,我記得李白也跟李龜年是好朋友吧?}
{王府,人家說去就去了!QAQ}
唐玄宗時期。
公孫大娘和李龜年沒想到竟然還能看到他們的消息。
公孫大娘雖然不知道自己在安史之亂中是個什麼樣的境況,但是看詩聖在晚年還能看到自己的弟子挑起劍器渾脫舞,她就知道,自己還有傳承尚在人間。
雖然現在有了天幕,安史之亂已經不會再次發生,但都是公孫大娘,她相信,天幕上的那個自己,同樣重視歌舞的傳承。
還有這首詩!
既然後世人能把這首詩拿出來,那就說明這首詩是流傳到了後世的,她一個普普通通的舞姬,竟然也能憑借著一首詩而流傳千古!
公孫大娘可算是知道汪倫的心情了,哎呀,雖然是蹭了詩聖的熱度,但是能名留青史,誰還會管用什麼方式呢?
李龜年也很高興天幕提到自己,因為大唐的皇帝陛下喜愛歌舞,所以他們這些玩弄樂器的歌者樂者的地位並不低,但是相比起那些能夠讀書識字,上朝做官的士子,他們還是身份低賤之人。
如今,這些個大臣們被淹沒在曆史的滾滾洪流中,自己這低賤的樂者,反而在曆史上留下了姓名,不得不說,有些諷刺了。
前往長安的路上,馬車中的杜甫有點不太好意思。
畢竟雖然七歲作詩,九歲寫字確實是自己的童年生活,但是現在這麼大大咧咧的寫出來,就好像自己在誇讚自己聰慧一樣!
啊啊啊,未來的我,你到底是怎麼想到,這種自賣自誇的詩句實在有點羞恥啊!
最關鍵的是,還讓我的偶像太白兄看到了!
李白一向自傲於自己的才學,看到這兩句詩,饒有興趣的看到了杜甫:“原來子美亦是對自己的才學信心十足,我就說嘛,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隻要是有才學的人,都想要爭個高低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