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曹參軍的職位雖小,但畢竟也是大唐朝廷給安排的,大唐朝廷都遭受了戰亂,還能想到自己,這難道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嗎?
李白雖然有點羨慕杜甫能夠被皇帝再次想起,但是轉念一想,又覺得自己也很能理解當時杜甫的想法。
天幕上隱居成都的杜甫,怎麼也要五十歲了,在這種戰亂中,五十歲已經算是高壽了。
不是他詛咒自己的好友,天幕上子美的後半生窮困潦倒,身體狀況可能也不是很好,若是從功曹參軍做起,什麼時候才能實現自己匡扶社稷的理想呢?
這麼一個小官,在戰亂中與普通百姓也沒什麼兩樣,都是朝不保夕,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在成都安安穩穩的生活呢?
子美的小兒子已經沒了,陪伴家人也同樣重要才是!
看到杜甫棲身的茅屋也被大風毀壞後,眾人都不說話了。
天下的窮苦百姓們,更是感同身受。
他們的家也是茅屋,這種大風天氣在朝廷的眼中甚至都算不上天災,房屋被毀,也隻能再建,彆無他法。
“原來曆史上留下名字的詩聖,也跟我們普通百姓沒什麼區彆啊!”
一個十來歲的小孩兒喃喃自語。
他們還以為,這些當官的大人物,就算是在災年,應該也能過得很好才對,現在看來,上天當真是公平的!
他的母親可不願意孩子有這種天真的想法。
“唉,詩聖是個好官,所以看起來才會與我們沒什麼兩樣!我們進城的時候,有看到城裡的富戶官員們住茅屋嗎?”
小孩兒想了想,那確實沒有,城裡的房子,再差的都是泥土房!
“沒有!”
“所以啊,這也是要看人的!”
這位婦人想起來自己小時候經曆過的一次逃荒,自己家早早就沒有了糧食,隻能用樹皮草根果腹,而城中的富戶們,竟然還能有白花花的米飯可以吃!
唉,她不奢望自己家能過上這種富貴生活,隻希望這種天災,不要再來了!
自己已經遭受過天災,惟願自己的孩子,不要再經受這種苦難。
【上元二年十二月,杜甫的一位老朋友成為了蜀地的大官,兩川節度使。】
【這人名叫嚴武。】
【嚴武作為杜甫為數不多的好友,是杜甫訪友的重要對象。】
【兩人多次往來,飲酒作詩,談論時政。】
【對於嚴武來說,杜甫的才學就像是天上的太陽一般,永遠都不會被人忽略。】
【嚴武認為,杜甫有如此的學識和誌向,此後不再做官實在是大唐的一大損失,便多次勸杜甫再度出仕。】
【杜甫對如今的大唐已經心灰意冷,隻能多次推拒,說自己性情憊懶,不適合做官。】
【嚴武見實在勸不動,也就沒有再繼續。】
【上元三年,唐玄宗李隆基和唐肅宗李亨相繼去世,唐代宗李豫繼位,召兩川節度使嚴武入朝述職。】
【杜甫作為好友,自然是要前往相送,兩人依依不舍,杜甫將嚴武送到了綿州奉濟才打算回轉成都,沒想到恰逢劍南西川兵馬使徐知道於成都發動了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