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李杜51_曆史直播間:隨機創死一位老祖宗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85章 李杜51(1 / 2)

【大曆三年,杜甫將自己家的果園贈送給了吳南卿,舉家出峽,至江陵府參加各種朋友舉辦的雅集,並在雅集上飲酒賦詩。】

【隻可惜,杜仍舊是那個比較貧窮的杜甫,生活上還是比較窘迫。】

【“饑籍家家米,愁征處處杯。”】

【這句詩的意思並不是說杜甫需要借彆人家的米,不對,杜甫也得借,總之,就是大唐的百姓都要借米才能度日,一旦遇見征兵的,就要飲酒消愁了。】

【當時的大唐,饑荒和兵禍都很嚴重!】

【後來,杜甫在江陵投靠的富裕朋友李之芳病逝,四川地區再次發生叛亂,杜甫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也隻能再次選擇逃亡。】

【在嶽陽,杜甫寫下了《登嶽陽樓》。】

【其中“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簡直將自己的那種窮困孤獨,描繪的淋漓儘致。】

【杜甫家中沒有餘財,生活困難,無法北歸,隻能繼續南下,他選擇投奔自己的好友,衡州刺史韋之晉。】

【杜甫的人生總是與可惜兩個字緊密相連,他撲了個空。】

【等杜甫到達衡州,韋之晉已經調任潭州刺史,不等杜甫做出什麼反應,韋之晉就死在了潭州。】

【在潭州,杜甫寫下了很多的詩句,不止韋之晉死了,就連高適,也傳來死訊。】

【杜甫寫詩哀悼韋之晉,哀悼高適,同時也是在哀悼自己。】

【也是在這個時候,杜甫遇見了曾經的宮廷樂師,李龜年。】

【兩人相遇,物是人非,曾經的李龜年,象征了大唐的繁榮,如今卻也不過在江南做一個普通的樂師。】

【一首《江南逢李龜年》,寫儘了大唐的昨盛今衰。】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這次的相逢,也算是讓經受了多位好友去世的杜甫,獲得了些許安慰。】

【大唐衰敗,各地烽煙四起,大曆五年,湖南兵馬使臧玠叛亂,潭州也不再安全。】

【杜甫帶著全家,踏上了他人生的最後一次逃亡之路。】

【杜甫原本想要前往郴州投靠自己的舅父崔湋,隻是到耒陽時,江水暴漲,全家被困舟中,幸得耒陽縣令送來牛肉、酒水等物資,才能活下來。】

【杜甫為了感謝這位聶縣令,為他寫了一首詩,名字很長我就不放了。】

【雖然這首詩比不上李白的《贈汪倫》流傳廣泛,詩中也沒提到這位聶縣令的名字,但這位縣令也算是流傳千古了!】

【杜甫就這樣在船上度過了自己人生最後的一段時光,大曆五年冬,臥病舟中的杜甫寫下絕筆,離開了人世。】

【他的妻兒將他葬在嶽陽,四十三年後,杜甫的孫子杜嗣業才將杜甫的靈柩遷回河南。】

【哦對了,杜甫的墓誌銘,猜一猜是誰寫的?提示,跟白居易還有點關係哦!】

【答案就是白居易的好朋友,元稹!】

【能夠請到元稹寫墓誌銘,除了杜甫本人的名氣之外,此時的杜家,混的應該也還是可以的!】

【好了,我們的大唐雙子星就先說到這裡了,下一個要去哪,友友們說了算哦!我們下一期,不見不散!】

{杜甫晚年的生活也太充滿意外了吧?好不容易找了個靠山,這麼快就沒有了!}

{不算快了,嚴武差不多庇護了杜甫一家五年呢!是杜甫晚年少見的安穩五年!}

{杜甫的身體這麼差的嗎?消渴症,就是糖尿病吧?}

{不過,為什麼嚴武死了,杜甫就得從成都搬走啊,不搬不行嗎?}

{蜀地其實還挺混亂的,大唐的很多叛亂都是在兩川地區開始的。}

{杜甫也算是吃上好友們的軟飯了啊!}

{話說回來,杜甫能夠買下四十畝的果園,手中應該還是有點錢的吧?}

{不清楚大唐的物價,不過一般來說,果園好像都比不上正經的田地。}


最新小说: 美人她隻想搞錢搞房搞事業 穿越成嘉靖長女後 帶娃隨軍,給絕嗣京少看男科他紅溫了 工業大摸底,我的廢品站值千億! 陰濕大佬撐腰,竺小姐人財雙收了 八零小姐隨軍,驚豔整個家屬院 聞君有兩意 江湖八珍樓(美食) 男友是美妝博主 地獄遊戲:開局獲得預知羊皮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