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喜歡郭皇後,郭皇後的品行也不足以擔任皇後一職是事實,但廢後是一件關乎北宋朝野上下的大事,就這麼草率決定也不好。】
【趙禎廢後的話已經說出去了,郭皇後也確實做了錯事,廢後一事到底應不應該進行到底呢?】
【宋仁宗拿不定主意,隻能求問自己的朝臣。】
【宰相呂夷簡已經跟宋仁宗商量過這件事,呂夷簡與郭皇後向來不和,捉到把柄還不是要把郭皇後往死裡整!】
【呂夷簡廢後的建議也得到了宋仁宗的認可,範仲淹知道這件事後,連忙上奏請求宋仁宗趙禎收回旨意。】
【範仲淹的意思很明確,他覺得縱然皇後有錯,但是廢後這樣的懲罰還是太嚴厲了,廢後對於大宋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
【範仲淹是從朝廷的顏麵出發的,皇後乃是一國之母,大宋建國以來,更是從無廢後的先例。】
【若是輕易廢後,會讓百姓們覺得大宋皇室內幃不修,品德有失。】
【另一方麵,郭皇後乃是劉太後欽定,劉太後剛駕崩沒多久就要廢後,也會讓宋仁宗戴上一頂不孝的帽子。】
【這絕對不會是明君所為。】
【隻是範仲淹的奏請並沒有得到回應,再次上奏中書省也沒有結果,範仲淹便聯合了多位言官上奏勸諫,希望能夠收回廢後的旨意。】
【範仲淹這樣糾結了一幫人“逼迫”皇帝,又讓呂夷簡拿住了錯處,他認為範仲淹這樣大張旗鼓的勸諫,有損皇家顏麵,宋仁宗趙禎也覺得呂夷簡說的有理,再加上很想給剛正不阿的範仲淹一個教訓,於是借著這件事,將範仲淹貶官了。】
【跟隨範仲淹進諫的言官們,也都受到了貶官的懲罰。】
【呂夷簡和範仲淹,就此結下了深仇!】
{不是一直都說,宋仁宗趙禎是北宋難得的明君和仁君嗎?怎麼連救災都不處理啊!}
{史書上沒有說明理由,可能宋仁宗有自己的想法吧!}
{不管有什麼想法,百姓的生命才應該是第一位的!}
{古代可沒有我們現在這般的高科技,能夠將災情實時的傳送出來,古代的災情到底大不大,全看上奏的官員描述的如何!}
{懂了,可能在京東等地的官員描述中,這次的災情並不是很嚴重!}
{有可能,古代的官員為了能夠保住自己頭上的烏紗帽,使儘了吃奶的力氣,這種特大災情,皇帝知道了一般都會降罪的!}
{可是稟報的不嚴重,等災情進一步擴大到無法收拾的時候,懲罰不是更嚴重嗎?}
{賭啊!這些官員就是賭災情不會變的更加嚴重!}
{我知道還有的官員更過分,他會隱瞞災情,等到下一個官員來上任的時候,他拍拍屁股走人了,後來的官員才發現災情已經控製不住了,給前一個官員背鍋,這樣前一個官員就能完美的把自己摘出來!}
{果然是官場中人,人均八百個心眼子!}
{範仲淹不是不清楚這其中的彎彎繞繞的,但是對於範仲淹來說,百姓的身家性命更加重要!}
{範仲淹賑災也做得極好,果然不愧是北宋第一完人!}